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管院研讨“两院两基地”建设

文字:通讯员 郝光 曾真 赵德强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1-30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1月26日下午,管理学院举行了贯彻落实 “两院两基地”精神研讨会。副校长刘建达、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栾栋、科研处副处长李青、粤商研究所所长申明浩、管理学院院长杨晓燕、党委书记刘祎、副院长董俊武、曾驭然、党委副书记朱珍葶出席了此次会议。

  刘建达首先介绍了学校打造“两院两基地”的重要意义,对管理学院参与学校“两院两基地”建设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管理学院结合隋广军校长提出的打造“两院两基地”的要求,凝聚科研方向,充分利用学校外语资源,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同时,刘建达还就科研基地的重要地位、如何建设、管理科研基地做了阐述。


刘建达讲话

  栾栋从文科基地建设成为热点的原因、文科基地建设的基本状态、基地建设思想三个方面发表了对于省文科基地建设的看法。他指出,实用性是基地建设的主要推动力,但长远的人文大旨是期待值。栾栋强调不仅要保证基地科研成果的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同时要准确定位研究方向。

  李青做了科研报告。她指出,我校科研项目的申报成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科研效果逐渐显著。我省人文社科类基地建设受到重视,这为我校的科研建设提供了机遇,但对于我校学科门槛较低,建设难度大,科研资源有限的现状也提出了挑战。同时,如何在已获得批准的项目上进行可持续的研究,形成学术思想和观点等问题也不可忽视。学校将会加大团队建设力量,提高显示度,突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李青分析了国际战略研究院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有独立编制、独立法人的机构,国际战略研究院的目标是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库,国际战略研究信息资料库,国际战略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国际战略研究人才交流与培育平台。我校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科研资源有限,国际战略研究院能够协助我校向省政府获取资源,提供资源整合的机会,但对于如何利用资源、调整个人研究方向与团队研究方向的偏差也提出了挑战。

  申浩明指出,在跨学科跨文化的背景下,粤商研究以管理学为框架,其研究意义受到了各界的肯定。成果出口主要为学术性的论文和专著,以及通过实用性调研报告提高对企业、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对于人才培养,研究所将会注重课题招标,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形成科研性团队。粤商研究所实行开放式管理,鼓励带课题进基地,下一步将以国际化经营、跨文化、企业家精神为主要研究方向。


会议现场

  杨晓燕表示,管理学院首次召开有关基地建设方面的会议,旨在让基地建设的阳光照进管院,帮助老师更加了解基地建设的体制及导向。今后管理学院的老师可以在粤商研究、211的扶持项目、两院基地和研究生团队等平台上抓住机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