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09国际文化产业论坛(2009Inter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ies Forum)12月1日在广州落下帷幕。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文化产业界的精英和学者参加了这一为期四天的盛会。国际文化产业论坛(ICI)是联合国认可的最权威的国际文化产业峰会,本次广州会议是继北京、深圳之后举行的第三届年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主办。会议围绕“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理论与实践”这一中心议题,分别就新媒体盛典、影视产业、动漫产业、创意产业、世界遗产等专题展开专业论坛。我校艺术学院副院长李于昆教授、图书馆副馆长伍方斐教授应邀参加了以“全球创意与地方智慧的碰撞”为题的创意产业高峰对话。
创意产业论坛与峰会于11月30日在顺德容桂举行。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FIAM )主席哈维·费舍(Harve Fischer)、副主席李平,联合国贸发会议创意产业部主任埃德娜·杜伊森博格(Edna Duisenberg),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李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北京798艺术区艺术家黄锐以及我校的两位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出席峰会。学者们围绕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的出路展开对话和理论交锋。
李于昆教授在会上发言指出: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和经济形态的简单转型问题,实质是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历史、人的生存状态的问题;同时,创意文化产业对高校相关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以及艺术与产业的联姻等,同样提出了挑战。
伍方斐教授针对西方学者集中提出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指出这不只是知识经济及其权益问题,更关涉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文化安全,发展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其经济、社会以至政治意义不容小视;并提出全球与本土、官方与民间的兼容与合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
两位教授还介绍、宣传了最近我校成立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东国际外包服务研究院的重大举措,对加强同国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联系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