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王众一讲解“影像与翻译”

文字:通讯员 费俊慧 梁怀智 黄雪琴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2-08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2月4日,《人民中国》主编王众一在我校二教219室为日语学子带来了题为“映像と翻訳――文化交流はほんとうに相互理解を促進するか”的讲学活动。东方语言文化院日语系主任丁国旗,09级研究生、07级本科生及其他感兴趣的师生出席了讲座。

  丁国旗首先代表东语学院欢迎王众一来我校讲学并简单介绍了王众一的个人情况。据了解,王众一从2006年开始担任《人民中国》主编,从事编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传播学的研究并且著有多部作品。


王众一风趣讲学

  来自北方的王众一身型魁梧,讲学开始他就调侃自己的身材。他的幽默风趣为紧接着的讲学奠定了愉快轻松的基调。王众一表示,本次讲学主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与研究方向与同学们交流影像与翻译的相关知识。接着,他以《圣经·创世纪》中上帝为了阻止人们建造巴别塔而让世界分化出许多语言使得不同语种的人们沟通困难的故事展开讲学。王众一提出,翻译时要求的“信、达、雅”,这从本质上说是不成立的,因为这三个要求并不同时在同一个层面上。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王众一提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实例。例如报道电影《鬼子来了》时因为“訪れる”一词的翻译偏差而引发的“姜文‘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

  面对种种因为语言翻译问题而出现的沟通障碍现象,王众一幽默风趣地提出语言的翻译“没有对不对,只有行不行”。他说自己刚工作时写的稿子经常被日本编辑改得面目全非,当他询问原因时,日本编辑只是简单地回答:“没有什么语法错误,只是我们日本人不这么表达。”他也因此才发现“其实语言这东西‘对’要服从‘行’,别人不这么说你再对也不行。”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接地感受翻译时出现的障碍,王众一又以中日多部电影片名的翻译切入,叮嘱同学们学日语时要自觉地区分日文与中文的不同,再琢磨两种语言的翻译问题,多积累经验。


互动交流

  讲学活动的尾声还安排了互动环节,一直在台下认真听讲的同学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王众一都一一给予了精辟有趣的回答。当有同学问到对日语学生有什么建议时,他表示希望日语学子们能够“不局限于日语领域,学了日语后,对自己的母国语言及母国文化的要有清晰的认识;当自己与外国人交流时,要能够自豪地以流利地道的日语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事情。”

 

附:王众一个人简介

  1989年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

  1994-1995年作为教委访问学者在东京大学表象文化学习研究一年。

  1989年开始在《人民中国》杂志从事采、译、编等工作,2006年担任杂志总编辑。

  现为中日友协理事,国家人事部翻译资格考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学协会会员。著有《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并译有《日本电影100年》《创新与激情:1980年以后的日本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