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日下午2点半,一场由浙江大学教授陈德人主讲,题为“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漫谈大学生网络创业方向”的学术讲座在南校区八角楼举行。人事处副调研员杨戈锋,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晓燕、副书记朱珍葶,电子商务系主任胡勇等出席讲座。杨晓燕在演讲正式开始前简要介绍了主讲人并向陈德人赠送礼品。

杨晓燕向陈德人(左)赠送纪念品
从炉边谈话到“互联网总统”:新经济带动世界发展
陈德人谈到,对于新经济的意义,应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分析。他以奥巴马竞选总统过程中充分利用的网络营销手段为例,笑言其竞争对手麦凯恩与之相比,“是凤凰山与珠峰的差距”。此外,陈德人援引罗斯福通过广播与国民进行“炉边谈话”、胡锦涛访问人民网与网民交流等例,反映出新经济技术应用对政治的深刻影响。
随后,陈德人又分析了淘宝网的成功案例。在2008—2009年间,阿里巴巴的利润翻倍增长,其网货、网商、网端等各方面都日趋完善。本次两会上亦有多位代表提交了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提案。这都表明使新经济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据陈德人分析,当今中国面临着新形势,第三方服务直接带来效益和间接带动就业的成效愈加显著。在发展过程中,“谁重视了新技术,谁就能打胜仗”。
飞速发展中寻求契机:电子商务掀起第三次浪潮
陈德人以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为例细述其优势与不足,对电子商务的第三次浪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总体看来中国在电子商务上已逐渐步入世界前沿。
据陈德人介绍,第三次浪潮主要延伸出三个动向:新技术对电子商务的贡献越来越大,云计算已成为业界趋势;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开始紧密结合,“博览会正成为永不落幕的网上商城”;电子服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动向。但由此也看出,中国制造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等问题日益突出,制造业正变为经济的瓶颈。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已是大势所趋,应从电子服务方向寻求契机,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

陈德人侃侃而谈
电子商务转型电子服务:创新成为重中之重
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服务”会有不同的理解。陈德人从数学角度将其定义为一种功能,具有无形性、过程性、同步性、友善性、异质性、价值依赖性六个特征。他认为,服务是一种以特殊产品形式存在的商品。电子服务作为服务学目前主要研究与应用的内容,已经逐步走入正轨。从中国第一个电子服务专业博士授予点的设立到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的建成,充分说明了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
陈德人在演讲中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利用互联网创业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三个“新”:新技术、新经济和新模式。他认为,技能需要掌握,但手段更要创新,互联网经济是一个创新领域,需要把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结合起来,从产业链、价值链到生态链进行提升,注重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的进一步转变。
最后,陈德人用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的一句话作结:“中国具有引领全球互联网行业的潜质”。陈德人认为未来的创新人才和成功企业更多地来自传统与虚拟结合的地带。
附:
主讲人简介
陈德人,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计算机学院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服务、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先后作为访问研究员和访问教授就职于美国纽约IBM研究总部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陈德人教授的相关学术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宁波电子服务研究院院长、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 Services Research (JWSR)杂志国际编委等。并先后担任20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共同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或委员等。
近年来他的主要学术方向为电子商务与服务科学。共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攻关、863、973、国防预研、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支撑、航天部、商务部等部委项目计60多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主编著作教材1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