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场野心和良知的较量,一次欲望与道德的困境,“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和骚动”……这便是英国TNT剧团3月30日、31日分别在我校南北校区为师生演绎了莎翁的经典悲剧——《麦克白》。忠实于莎士比亚原著,融入立体的艺术元素,加上六名演员的倾情表演,TNT剧团第六次让广外观众享受到戏剧的丰富与深邃。
多元对比 营造戏剧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灵魂,而TNT剧团正是抓住了这一主线将《麦克白》这幕舞台话剧演绎得扣人心弦。音乐的动静,舞蹈的起伏,灯光的明暗,喜剧元素的滑稽与悲剧元素的凝重,人物性格、命运在戏剧始末的强烈反差,还有演员对于语言恰如其分的对比表现正是整台演出的亮点。

失明的国王邓肯看不见容貌,更看不见其心怀的鬼胎
剧中许多场景的安排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比如麦克白在谋杀完国王邓肯之后表现得极为恐慌,他内心挣扎的独白以及与妻子的对白让全场笼罩在一种压抑沉郁的气氛之中。而紧随其后的却是两个门卫喝酒后手舞足蹈,口无遮拦的喜剧化表演。再后来又是国王被杀的消息传播开来后众人的惊怕与悲伤。此外,《麦克白》中的音效也不容忽视。幽灵的忠告低沉灵异,麦克德夫在决意复仇时响起的鼓点声则振奋激昂……也正是这一系列的对比让观众更进一步融入了戏剧当中。

醉酒的看门人为阴鸷的剧目增添几分趣味
森林女巫 深入灵魂暗角
开场的荒原场景中,三名身披皮毛的女巫扮作乌鸦,在阴森、神秘的氛围中一登场就令人顿时体会到作品中所极力刻画的超自然黑暗力量。而女巫的出现及其预言更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她们在麦克白每一次心灵挣扎的时候幽灵般浮现,飘荡在舞台上,通过怪诞的舞蹈,灵异的歌声,咒语般的预言指引着麦克白走向灵魂的暗角、人性的险恶,直到最终的毁灭,并使表演的戏剧色彩更加浓郁。

神秘烟雾、诡异舞蹈营造惊悚气氛
与此同时,女巫所代表的更是人类潜意识中的无尽欲望:贪婪、骄奢、虚伪……当女巫们隐去之后,麦克白的一句“我倒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便露出了他真实的心迹。而为了替自己的罪行开脱,他又不断将责任推回给女巫,“The devil often framed us by way of speaking the truth(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麦克白内心的挣扎正是在三个女巫的相伴下得以显现。

麦克白被女巫的语言所迷惑
模糊性别 全面刻画人性
不少观众都在开场后不久后意外地发现戏剧中有几处均出现了性别反串。比如一处是一个“女巫”由男演员饰演,而扮演王子马尔康的则是由女演员。此外,剧中的女巫形象中也出现了长胡须的男性特征。而这些却正是剧团策划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剧组人员透露,除了出于对角色性格所体现的性别特点的考虑,导演正是想通过这种跨越性别界限的表演表现出无性别差异的人性。

帮助王子马尔康复仇
性别模糊的女巫展现的恰是人类所共有的野心与欲望,焦虑与恐惧。而剧中恶极而终的麦克白夫妇两人便是对这种无性别差异人性的最好诠释。

夫妻俩密谋弑君
保留传统 灵活改动创新
6人演绎13个角色,这对于TNT剧团来说早已不新鲜。他们的团队小而精,几乎每人都身兼多职,而且在不同角色转换中显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另外原创配乐、多声部的和声清唱,独特的舞蹈,简单的道具等都已经成为TNT的一种传统。另外,他们也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对于莎翁原著的忠实与变通。饰演麦克白夫人的演员盖尔·塞克史密斯告诉记者他们的台词只做了极少的改动,剧中的对白仍然采用古式英语,为的就是保留莎士比亚语言的优美与深邃,使观众真正体味莎士比亚原汁原味的作品。除此之外,她还讲到,为了能使在剧院上映时可加可行,原作中关于政治争执的场景在剧中被大量删减。而出于对中国观众思想观念的考虑,剧团对于一些视觉冲击效果较强的场面进行了调整,从而使该剧更容易被中国的观众们接受和认可。并且,为了能更好体现莎翁原著,据悉TNT是少数几个引入并突出女巫一角的剧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