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号下午,东语学院中日交流小组再度携手广州日本妇女会,开展第五届东语日本女儿节活动。日语系老师杜凡、冈泽成俊与09日语系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琴声下活动开始
伴随着悠扬的日本民谣《欢乐的女儿节》,女儿节活动徐徐拉开了帷幕。日本妇女会代表中谷女士向学生们讲述了女儿节的由来,习俗活动以及女儿节人偶的摆放方式,使学生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同学们对女儿节有较直观的了解,代表团特地展示了她们珍藏的女儿节人偶和纸片人偶摆设。初次见到精致可爱的人偶娃娃,不少在场的女同学都露出了惊异的眼神。此外,色彩缤纷的菱形粘糕饼和棉花糖也让同学们垂涎三尺。

介绍女儿节来源
随后,妇女会的女士们分成6个小组,与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品尝日本女儿节小食,玩日本传统小游戏,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日本节日文化的魅力。
日本游戏
女士们选择了日语纸牌作为游戏互动的“开胃餐”,这是一项以日语知识为基础,用竞速、竞多的方式争胜的游戏。快速刺激的游戏氛围让日语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很快摆脱了紧张的心情,投入到了愉快的游戏当中,与女士们打成一片。在后来的卡通人面拼图游戏中,一位同学需要蒙住眼睛在队友的提示下填完一副完整的五官图,这大大培养了队友之间的默契,也增进了学生与日本代表们的友谊,掌声与笑声在会场中此起彼伏。
“这次活动真的很有趣!”日语5班的何同学在会后说道,“其实在刚开始第一次接触到日本人时会觉得很尴尬,可是那些日本的传统小游戏真的很有吸引力,一下子就把之前的忐忑一扫而空,我很喜欢这种交流活动!”
中村先生的心愿
本次交流活动中首次出现了男士面孔,在本校学习中文的留学生中村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告诉记者,虽然已在中国生活半年,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参加女儿节活动,由于自己是个男生没有什么机会体验这个属于女孩子的节日,因而参加这次活动就显得更有价值。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喜欢日语,日后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此外,还有其他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男士参加了活动。
日本妇女会与我校的交流活动已持续4年,打造出了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为了让更多的日本朋友有机会参与交流活动,妇女会的成员们和我校的老师们积极宣传,以便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附:活动简介
日本女儿节,起源于于中国传统的上巳节,又称人偶节、雏祭。家中有女儿的家庭会在每年的三月三日(本来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明治维新后改为西历3月3日)替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摆设女儿节人偶,并供上红、白、黑三色的菱形粘糕和桃花,主要目的是要祈求摆脱恶运、灾难,保佑女孩子健康平安长大成人。
它是对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联系和深化中日友谊关系的纽带。中日文化活动在我校的传承,不仅是我校东语文化吸引力的体现,也是中日友好交往热情的完美延续。为了让中国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传统文化,日本驻广州妇女会已连续多年义务组织日本文化宣传活动,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平台。而本次正是其与我校中日交流小组合作的第五届女儿节活动。作为一个义务组织,日本驻广州妇女会已与我校连续5年进行合作,携手定期组织大大小小的无偿性交流会,极大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目前,尽管妇女会再次面临换届工作交接的复杂问题,但大部分代表都表示很乐意将这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工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