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教育学院科研沙龙探讨公民教育

文字:通讯员:姜尖 林月明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4-28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4月22日下午,教育学院科研沙龙活动在教学楼F215举行。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教育研究与实验》执行主编、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及“田园教育”倡导者李庆明先生应学院党委邀请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是教育学院党委党建品牌项目——科研沙龙系列活动之一,主题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公民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袁长青,副院长董金伟、刘会英、杨满珍,副书记易宗勇,全体教师党员及教育系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活动由袁长青主持。

袁长青主持活动


  讲座中,李庆明首先介绍了对自己教育理念和实践影响重大的乡村生活经历和两位女性教育家,使师生们对其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当前现代社会中公民道德素质缺失的现象,引导师生们思考“教育难”这一问题,使师生进一步体会到培养有意识的、长期的道德素质的必要性。随后,李庆明又简要讲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史,深入剖析了中国启蒙运动发展的得与失。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庆明还讲述了西方公民观由重视政治性到重视德性的发展过程,并着重介绍了日本与台湾地区公德观的发展史及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李庆明旁征博引,声情并茂


  李庆明认为,走向公民社会是时代的呼唤,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的全方位发展,公民教育必将受到空前的关注。为此,他提出了现代公民社会必备的五种素质,及基于普世价值和本土文化的新“修齐治平”的公民教育主张,并对它们的深刻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在具体教学方法方面,李庆明提倡“在情境的濡染中建构‘真正的伦理学’”,并展示了该理念在南山附属学校实践成果的相关图片。图片所展示的鞠躬、死亡教育、学生选举等渗透公民意识的文化情境使师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公民教育的活力与魅力,鉴证了他为实现教育理想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位勇敢的教育理想实践者的激情。

互动交流


  多才多艺的李李庆明还为师生们献上了一首动听的拉丁歌曲,博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袁长青寄语全体师生:“作为一名教师或未来的教师,不能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而要将其培养成有自信、有活力、有灵性,有抱负、有情怀的现代公民!”。讲座结束后,教育学院师生就“公民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了互动交流。董金伟代表学院向李庆明赠送了纪念品。

董金伟向李庆明赠送纪念品


  李庆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于公民教育在全国大范围内的实行是很有信心的,他希望大学生能养成一种“有爱心”的习惯,多认识社会和世界,培养辨别是非、正确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