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中文学院对外汉语系06级学生佟姗姗、钟丽霞远赴印尼三一一国立大学进行为期五个月的汉语教学实习工作,这是我校中文学院与印尼三一一大学中文教学实习项目的第二次合作。近日,她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了她们的收获与感想。
回想得到这一机会的过程,两位同学记忆犹新,她们回忆道,最初申请去印尼的人数很多,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佟姗姗表示,要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普通话等级至少要达到二级甲等,此外,授课清晰、“台风”良好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钟丽霞还特别提到,如果有汉语教学方面的经验,在竞争中会很有优势。
2009年8月25日,刚刚抵达印尼梭罗她们便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实习工作。印尼三一一国立大学设有中文专科,分为三个年级,有说话课、阅读课、听力课、作文课等汉语课程。她们每周要上八大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教学范围涵盖各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了帮助印尼学生备战HSK考试,她们还特地给学生们上了一个星期的HSK考前准备课,主要对学生的听力、阅读、语法能力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侧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佟姗姗、钟丽霞
佟姗姗、钟丽霞向记者介绍了她们在印尼的学生。她们表示,在印尼,过去学习中文的主要是华人,后来由于政治原因华文课暂停,如今中国日益强大,很多中国企业也在印尼发展,这就使得中、印语的翻译人才需求增大,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学习汉语。她们还提到,印尼学生和中国学生差别不大,有些较为安静羞涩,不敢主动开口,而一些却热情、活跃,主动和老师唱歌,为同学们跳舞。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佟姗姗、钟丽霞表示收获颇丰。最初,她们为备课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她们不仅备课的速度提高了,而且也更加了解哪些是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如何教授课本中的难点,授课效率提高了很多。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她们不断积累经验,例如,她们发现东南亚国家的学生不习惯老师用英语授课,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用简单的汉语授课,对于初学的一年级学生,可以借助手势、辅助材料等手段进行教学。

佟姗姗、钟丽霞与印尼学生
佟姗姗、钟丽霞分享了她们对“对外汉语”这一专业的看法。她们表示,对外汉语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在理论方面,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语言学、外国语言学等;在实践方面,要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增加“实战”经验。她们提议,学生们可以通过中文学院和国际交流处合作开办的外教班帮助我校的外教们学习简单的汉语,增加本专业实践经验,学生要主动出击,为自己争取机会。
谈及就业,佟姗姗、钟丽霞表示,虽然外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教中文”,但是本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清楚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她们看来,对外汉语系学生的优势就在于系统性、有步骤、有计划地学习了汉语教学,短期内效果可能不明显,但从长远看,效果显著。
最后,她们还为师弟、师妹们提了两点建议。佟姗姗表示,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专业外的兴趣,深入了解、学习自己的特长爱好,不要停留在表面,争取成为一个“小专家”,这将对以后就业有一定的帮助。而钟丽霞则指出,虽然我们是对外汉语系的学生,但是学好英语可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作为广外的学生,更不能忽视对英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