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8日,新闻学院教工党员在院长郭光华,院党委书记胡文涛、副书记陈华荣等带领下,赶赴有“广东红色之旅首选地”之称的南雄,开展主题为“重踏先烈足迹,缅怀革命精神”的党日活动,进行参观学习。

南雄梅岭第一关前合影
党员们首先来到了坐落于粤赣交界处的梅岭,它处于大庚岭之咽喉,地势险要,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有“岭南第一关”、“南粤雄关”之称。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与项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从中央苏区突围,来到梅岭一带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梅岭,陈毅率部与敌人周旋,几次遇险,在临危之时写下了壮志凌云、脍炙人口的《梅岭三章》。重踏先烈战斗过的地方,重温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党员们再次深刻体会了当年先烈们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参观南雄革命历史博物馆
下午,党员们参观了南雄革命历史博物馆。南雄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光荣而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孕育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先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分别五次率部转战南雄,1932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的亲自指挥下,与国民党陈济棠部在南雄水口打了著名的“水口战役”,此战红军得到了南雄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以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消灭敌军3000多名。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党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南雄的红色革命历史,深刻体会了中国红色革命的艰辛历程,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伟大,真切领悟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朴素、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的重要意义。
又讯 5月7日,新闻学院一行在院长郭光华、学院党委书记胡文涛等的带领下,分别前往韶关日报社、韶关电视台座谈交流。韶关日报社社长赖佩养,总编辑刘炎生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韶关日报社是新闻学院实习基地之一,此次座谈双方主要就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选派优秀学生到报社实习和就业等问题展开交流。会后,郭光华和胡文涛分别为赖佩养和刘炎生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们为特约研究员,并赠送了纪念品。

郭光华为韶关日报总编颁发聘书

院领导向韶关电视台领导赠送纪念品
随后,新闻学院一行又前往韶关电视台调研,韶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何正平,韶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韶关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李继光等热情接待了学院领导。双方就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新闻学院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学生,特别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到韶关电视台实习、就业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