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7日下午,由我校英文学院承办、英文学院教授王友贵主讲的广外学术沙龙第七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首29年翻译批评调查:1949-1977”在北校一教201室举行,讲座由英文学院副院长方开瑞主持,各学院师生纷纷前来取经。
王友贵带来关于建国首29年翻译批评的精彩解析
深入诠释翻译批评的概况
王友贵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阐释了翻译批评的概况。总体而言,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的评论,而更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批评则指对译品的形式方面的评论,即品评译文之优劣,赏析译笔之精彩,评价得失,总结经验,发现和扶植新人等。他还从翻译的定义、方向、作品题材的角度把翻译批评分为三类。
谈及翻译批评的具体情况,王友贵指出,史上没有职业译评人,今日亦无,我国也没有坚持做翻译批评的能者。此外,他重点介绍了几本比较优秀的作品,如姜治文和文军编著的《翻译标准论》以及杨晓荣编写的《翻译批评导论》。
翻译批评的理论建设和实践
结合对于翻译批评的调查,王友贵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分为三个部分,而1949至1977年间正是他所指的第一时期,这一时期涉及翻译批评的报刊主要有《翻译通报》、《译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在全面研究这些资料后,王友贵指出本期翻译批评的数量少,并将本时期的翻译批评分为四类,即正误式批评与评论赏析、“理论”、译史以及翻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王友贵介绍翻译批评
结合一些著名翻译工作者如董秋斯、卞之琳、殿兴、何匡等人的有关翻译批评的文章,王友贵认为,这些理论性建设使读者认识到建立翻译理论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客观的翻译标准。他认同翻译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根据文本分类,其标准也应有所不同。
纵观建国首29年翻译批评
王友贵在总体分析建国首29年的翻译批评时指出了四点在具体批评实践层面的“错误”。一是理论薄弱、缺席,包括批评标准混乱、不够科学明确;二是评者喜就事论事,枝枝叶叶地从细处落手;三是没有职业译评人来维持、提升其水准;四是非专门性研究翻译批评的“游击队员”多。谈及这些错误形成的最根本原因,王友贵表示,译评易变味,容易政治化是造成本期译评受挫、发育不良的主因。
王友贵还耐心地解答了在场师生有关译评发展方向和译评学科建设的问题,教育学院鲁老师表示本场讲座的分析透彻,学术性很强,让她学到了很多知识。
附:王友贵 简介
王友贵,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2年获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或从事学术研究。
目前从事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翻译家研究、英国文学研究;主持并完成广东省高教厅社科项目一项;主持并完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重点项目三项;目前正主持一项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要著作有《翻译家周作人》、《翻译家鲁迅》、《翻译西方与东方:中国六位翻译家》、《乔伊斯评论》等;主要论文有《从数字出发看中外关系、中外文学关系里的翻译关系》、《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为芬尼根守灵:语言碎片里的政治》、《乔伊斯小说里的声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