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位于深圳龙岗区中心城西区,是深圳市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赛场。中心包括主体育场、主体育馆、游泳馆三个主要场馆及大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和其他配套设施。时值大运时间即将迈入倒数一周年,记者走进大运中心,走进大运会开始的地方,为您揭开大运会主场馆的面纱。
场馆工程进度:年底可基本完工
记者来到大运中心工地时,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记者从负责不同场馆建设的工程师处了解到,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MMC)已先期完工,现正等待内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主体育馆与游泳馆主体建筑现已封顶,工程完成度已达到80%。而主体育场因为工程量较其他两个场馆大且先前安装单面网折的钢结构较为耗时,所以工程完成度为70%左右。按计划,主体育馆与游泳馆将在年底完工,而主体育场的主体结构也将于年底完工。而在场馆外的配套设施方面,虽然计划中的人工湖还未具雏形,但已开始先期的基础建设。场馆周围的景观绿化工程也已开始。

先期完工的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MMC)
主体育馆是三个场馆中工程完成度最高的场馆。现已开始安装幕墙的LED灯具。现场负责幕墙灯组的工程师告诉记者,整个体育馆拥有灯具底座8000余套,每套包含12个LED灯。幕墙灯光预计在九月中旬即可开始试用。
走进主体育馆,宽敞的中心场地上已放置了一排排金属底座。主体育馆的工程师告诉记者,这是固定冷却管用的底座,冷却管位于比赛场地的最下层,上层便是用于冰上项目的冰面。当需要进行球类体操等项目时,冰面将会被移动式的木地板取代。这一设计赋予了主体育馆多功能用途。

主体育馆外景

主体育馆内景
科技造就绿色人文大运
大运中心场馆设计新颖,采用了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其绿色人文的设计理念涵盖在设计之中。
此次大运中心的三个场馆中,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制作看台和装饰材料,成为场馆建设中的一大特色。清水混凝土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无需后期加工即可得到光滑整洁的表面。混凝土光洁平整不经加工的表面,具有朴素的艺术价值。但因清水混凝土制作时需使用特殊的配比和金属模具,所以制作难度和成本也要远高于普通混凝土。

主体育场外景

主体育场内景
大运中心中的道路和室外平台使用了一种叫做透水混凝土的材料制作。这种特殊的材料孔隙比一般混凝土大,可以使雨水渗透到地下的排水系统中排入中心湖。另外,这种材料可以将热量直接导至地下土层,避免的太阳直射的热量反射至空气中,可有效的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主体育场内景
大运中心中的三个场馆的幕墙大面积使用了PC板材料,这种材料可以遮蔽阳光中的红外线,因此不会产生温室效应,以此达到节省室内制冷能耗的目的。同时,幕墙内侧安装有特殊的膜结构,膜上附有LED灯组,可在夜间与幕墙产生水晶般晶莹剔透的灯光效果。

游泳馆外景
为了节约资源,大运体育中心中的人工湖将会在湖底建造防水塔以防止湖水向地下渗透。当湖内蓄满水时,便可以利用湖水冲洗体育中心中的路面,节约了水资源。在体育馆的热身馆天顶将会铺设太阳能光热系统,为热身馆中的热水提供能源。而体育中心中的公交车站站台的天顶则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以综合利用太阳能。
在主体育场中,可容纳座位6万座,这些座椅将会被设计成独特的“水晶”状,座椅的靠背设计有一定的棱角,以让观众坐得更舒适。另外,主体育场中还专门为残疾人设计了轮椅席和活动席,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的使用条件。

游泳馆内景
主体育馆拥有固定观众席15000个。体育馆内的座椅为了适应体形较大的观众,特意将座椅尺寸加大。此外,每个座椅下都设有通风口,通过自然通风系统给每个座位送风,保持观众的清凉。同时,每一排座椅的角度都经过特殊设计,确保观众拥有最佳的观看视野。
现场的工程师还介绍道,“媒体转播工作间将会以贵宾级的标准装修,确保给媒体工作者最好的支持。”
Start here,大运从这里开始
大运中心将在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承担开闭幕式、田径、游泳、羽毛球、体操、篮球、排球及室内短跑道速度滑冰等项目的运行。是大运会的主要场馆。工程完工后,大运中心的三个场馆将被人工湖环绕,形成水上三颗“水晶”的独特景观。建成后,大运中心将成为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可满足各类国际综合赛事和专项锦标赛的功能要求,也可举办国家级和当地的体育赛事。明年8月,大运中心将迎来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并将成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最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