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条路,就是那一条路
――献给南岭山川之中的伟大的耕山人
――献给勤劳的开创的伟大的客家先民
――献给没落的迷失的逃避的客家后生
路……?
春天又来了。“春天花会开,鸟儿会飞回来。”而今年春节,我没有回家,没有回到我朝思暮想的神圣的天堂。于是有一点遗憾,有一点抱歉,有一点心寒。
或想起那一条路,煞是令人冷颤了一下,便又感觉了有一点安慰,却顿生了自责。
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路。他的一头就是我的家。她不是水泥路,没有结实的膀子;她不是柏油沥青路,没有坚韧的躯干;她不是城区的繁华街道,没有绿叶红花作为装扮。一路走来,不是突然的石块给你个惊喜,就是溷浊的泥潭给你的裤子绣朵花。这是她以她独特的方式给即将远游的孩子的纪念和嘱咐。这也是她给翅膀长硬了的鸟儿的美好祝福。
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路,而又是最高境界里的路。在这里,任何人为的东西都会慢慢的被大自然所吸收消化,而最终融入自然,变成自然的一部分。在一些学者眼里,这便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天人合一”。当大儒者在四处寻找这种伟大作品的时候,当设计师们绞尽脑汁想制造这样的奇迹时候,当“皇室贵族”在大肆兴建园林的时候,这里的处于目不识丁的人却创造了它,并且乐在其中了。对于那些大儒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老百姓来说却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良辰与美景。
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路。她的另一头便是五湖四海。路上,老人们紧紧的握着即将远走的孩子的手依依送别时,都讲述着那个久远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先人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砍荆棘,逐野兽,披风带雨开辟了这一条路。从此,五湖四海的兄弟来到了这里共同面对着恶劣的环境,开荒种地,开基建舍,开枝散叶。这一路的泥泞凝聚了多少先人们的汗水。
先人给我们指明了这一条路,我们也走了上千年了,而今天我们要逆着它走,一边聆听着先人的创业的故事,怎不让人黯然泪下?于是当过完春节的时候,当人们踏上这一条路离去的时候,又怎能埋怨它老是湿溜溜的呢?要知道这是自作的“孽”啊!
离开的时候有世界上最新鲜的花朵为我们送行,这使得我们的心情不至于太过的伤心。路边簇簇野花野草经过冬天寒风的戏弄,都向着一边倒下了。春天来临了,他们已经长出绿叶和姹紫嫣红的花朵,而身子却还是向路的另一头弯曲着。拳拳的情谊用一种赤裸裸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游子们当然都领会到了,轻轻的摘下一支带走。在这时,这些花草不再是野花野草,而是作为大地的子女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也在此时,人类放下了自大和高傲跟这些“低等的生物”真情“对话”。这是兄弟之间,姐妹之间的情谊的倾诉。
“春天花会开,鸟儿会飞回来。”春天的花已经开了,而鸟儿却不会飞回去。很是害怕那一方养育了我的大地之母会因此而闷闷不乐,郁郁不欢,很是害怕我的兄弟姐妹们会一直探着脖子,当我再次回来的时候就再也挺直了。我美丽的英州大地,远游的鸟儿会远眺着,远眺着那一条归家的路,永远永远不会忘记的。那是一条通往“天堂仙境”的路,一条追思先人的路。
这是先人开创的路,而我们又踏着她开创着另一条路。这条路将会通往更远的地方,福泽后人。

哪一天,当你走进南岭大地的时候,多一份心思便会在巍巍嵩山之颠,在幽幽山谷之中,在绵绵细水之旁发现人们的踪迹。不要惊讶,那是一条极其普通的路;不要害怕,人们走了上千年都没有发生过意外;不要倾叹,任何人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都会创造的不是奇迹的奇迹。
平平仄仄,平平仄。那路,不知通往何处,但又能连通任何地方――任何能想象到的和不能想象到的、可期望的和不可期望的地方。
平平仄仄,平平仄。那路,积淀了多少开创者的扑扑风尘,凝聚着多少继承者的决心和希望,却又激励了多少后生和晚辈呢?
路啊……
注:1、以上三张图片均由李志乾拍摄,任何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文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作者:范兰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