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女大学生东莞面试遭遇手机诈骗事件”,“饭堂吃饭身边物品被盗”,“教师校园门口遭遇飞车抢劫”以及最近的华农自杀事件……不愉快事件频频发生,大学校园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月2日,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安全教育讲座在南校区B8报告厅举行。南校区保卫办副主任毛华森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生动形象的人身安全课,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珍葶为同学们敲响了心理安全的警钟。全体辅导员与全体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毛华森根据自身多年的经验,首先给同学们分析了校园周边的安全形势,呼吁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到周边村游逛,尤其是单独行动。他说,在去年的校园失窃事件中可以看到,手机被盗现象尤为突出。失主的共同特点就是防范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罪犯通常假扮学生,使人难以辨识,另一方面东西随手乱放,宿舍门不关,自习小睡等情况都有可能遭遇失窃。尽管本学期保卫处已经采取相应措施,但自身提高警惕刻不容缓。毛华森强调,遭遇抢劫、人身侵害时一定要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机智应对歹徒。他还对交通安全防范,消防安全防范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朱珍葶则提醒同学们注意心理安全。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感情问题普遍存在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谈到“华农四人跳楼”事件时,大部分同学理智地表示无法接受这几个人处事的方法,但承认当人处于混沌状态时,心里死结无法打开的情况确实存在。朱珍葶说,要勇敢面对困难,人生的道路太通畅只会让人不懂珍惜。“连死都不怕,困难算什么呢……”向人倾诉,并且倾听他人的倾诉,这样心里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