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短波】校志协“服务身边做”·香港珠海学院来访·“计算机知识实际应用”讲座·传媒大学教授谈新闻工作者素质

文字:通讯员 本网记者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4-13 点击数: 分享至:


校志协“服务身边做”之废品回收

  本网讯 4月6日中午,各学院众多志愿者参与了由青年志协指导中心策划的废品回收活动。这次活动是3月学雷锋月系列活动的一个延续,是“服务身边做”精神的又一次集中体现。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分别由一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的干事领队,在南校区学生宿舍开展活动。志愿者们有礼地一间挨一间敲门询问,一次又一次将成堆的废品搬到楼下,等待收购人员回收。在同学们的密切配合下,回收到了大量废旧报刊杂志,塑料瓶罐,纸箱,旧电池等。

    本次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左右,回收共得款项208元,将全部作为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经费或校内贫困生的捐助。活动真正从身边小事做起,既服务了同学,宣传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环保意识,又为日后的服务活动筹措经费,真正在全校构建起一个志愿者服务的大平台。
  ( 通讯员 吕晓媚/文  通讯员邓小晶/图)
  

        香港珠海学院交流团访我校新闻学院

    本网讯 4月9日下午,香港珠海学院的新闻及传播学系交流团一行45人来到我校南校区,与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2位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活动,并参观了南校区的校园。
     

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会和团委的学生干部代表及学生代表热情地迎接了香港老师和同学的到来,并在教学楼C308进行了互动交流活动。

  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会主席首先代表学院的同学们,欢迎香港珠海学院交流团的来访并简单介绍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历史和概况。接着香港的新闻及传播学系的系主任曹虹代表交流团发言,同样简单介绍了其新闻及传播学系的历史和概况。

  她告诉同学们珠海学院前身是珠海大学,原来在台湾办学,后来迁到香港,学院的同学们不但在香港各个媒体实习和工作,也经常到台湾和内地各个地方参加实践。这次交流团一行是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珠三角的社会环境和人文风情的了解,参观著名的广州大学城,并和内地未来的传媒学子进行交流,促进香港与内地学生的互相了解和互相学习。最后,双方的代表互赠纪念品作为留念。
   (袁素君/文 王悦翔/图)


    “大学计算机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学术讲座

  本网讯 4月9日晚上南校F215,一场关于“大学计算机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隆重举行。本次学术讲座由信息学院主办,学生资讯中心协办,主讲单位为(微软)广州.NET俱乐部。

  本次讲座到席的俱乐部嘉宾有俱乐部主席彭斌先生、俱乐部讲师谭小鹏先生、鞠海洋等先生,以及04届辅导员叶开老师。参加讲座的还有信息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以及部分其他学院的学生,现场座无虚席。

  首先发言的是俱乐部主席彭斌先生,是.NET软件设计师,有丰富的B/S构架与开发经验。他为同学们讲述为何要学习C语言设计程序、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工程、离散数学等,并举例说明所学计算机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在讲话中,彭先生还举了一个独特的例子——倒三角形与三角形。他说,像倒三角形一样,薄弱的知识是撑不起以后的工作的;而重视基础和过程的积累就像三角形一样能稳定地立住。彭先生反复地强调着我们要重视基础,重视积累,多学,多研究。      

    紧接着俱乐部的讲师谭小鹏先生和现任现任微软(中国)开发合作部的开发技术经理的鞠海洋先生分别做讲解。通过他们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到软件的生命周期,外语在与计算机挂钩的企业中的重要性和自学能力与快速适应能力的重要性等内容。随后是提问阶段,很多同学都很积极主动,比如针对微软的近况、计算机知识在就业面试中的运用等等问题进行提问。对于同学们的疑惑,嘉宾也作了精彩详细的回答。

    活动结束后,嘉宾们都表示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很多同学也都表示这次与嘉宾们的接触使他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知道了更多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同时也感谢学院和嘉宾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文:通讯员 洪宏举)


           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教授谈新闻工作者素质

  本网讯 
412,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雷跃捷教授做客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学院的学子就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进行讲解和交流。

  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是每位新闻专业的同学基础和必修的一课,雷跃捷说,新闻工作者是“历史的见证人”,过去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无冕之王”,不管这称呼是否恰当,都说明新闻工作者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重要的社会作用。同时,新闻事业是胸怀伟大抱负的仁人志士干的事业。这正是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意义。
     

  伟大的事业需要不凡的素质。作为一位拥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新闻学者,雷跃捷认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政治道德修养两方面。新闻工作者是专家也是杂家,新闻专业知识是技能和方法,支撑新闻内容的则是报道内容涉及各学科的知识。对于专业技能素质,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高度的新闻触觉,发现新闻线索,发掘新闻价值,对突发新闻反应迅速;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流利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深厚的文学功底;纯熟的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具有辨证的批判意识;还有就是强健的身体素质。新闻记者就是矿工,雷跃捷幽默地说。而政治道德修养则要求新闻工作者热爱祖国,忠于党的文化建设事业,做广大人民群众的喉舌,并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的操守。

  最后雷跃捷就新闻传播事业与我校新闻学子进行交流。他两次强调,十分欢迎广外大的同学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并祝愿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独特的姿态屹立在中国传媒教育之林。(袁素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