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8日下午,南校区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先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科学管理革命与全民职业素质培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实用型人才与大学生职业基本功的训练”的精彩演讲。
管理学院总支书记金良成为陈鸿桥先生颁发证书,正式聘请他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生动的演讲,不时掀起一阵阵高潮
陈鸿桥将“科学管理”概念的阐释贯穿演讲,演讲内容分为:什么是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五部曲,职业理念七条法则,科学思维三焦点,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五部分。
他首先指出,科学管理理念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整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他提出几个社会热点问题引发观众对“什么是科学管理”进行思考。“西方经济发展成熟,国家早就将科学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了,而我国虽处经济高速扩张时期,科学管理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往往看到西方企业当前的成就,却很少注意到别人100年的积累和辛苦磨练。我们应该补西方国家100年前的课!”
大学生就是管理者
陈鸿桥强调“科学管理”要有规范标准化流程,“现代工商文明基本素质、规矩和礼仪的缺乏,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破坏性结果。”他同时提醒大学生注意,应该把自己看成一名管理者,建立规范标准化理念,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将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融为一体。“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到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
他还特别指出科学“管理思想”的传播应补充到学校教育中。学生因缺乏科学管理意识而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例如,当前许多大学生出行探险遇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好风险预案和管理策划,这也属于科学管理的一部分。
告别“差不多先生”
演讲中,陈鸿桥引用古今中外案例来阐明“科学管理”的含义。他引用胡适的文章“差不多先生”来说明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细节,必须摒弃“想当然、差不多、大概、不重细节”的思想。当提到如何应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时,他表示论证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论证可行性也要考虑到不可行性。
注重细节更体现于“在过程中创造完美”。他用“100-1=0”的公式形象地说明对于管理过程控制,小瑕疵会造成毁灭性结果的道理。他指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管理方面对细节的重视。“科学的管理者应善于听取、记录、整理,形成规范化管理流程,不断添加新的内容,并上升为一种标准……”
科学管理的“积累定律”
在谈到科学管理五部曲时,陈鸿桥说,第五部曲“积累定律”在当今社会愈来愈突显出它的重要性。今天的一切都在于昨天的积累,而今天的积累铺就了明天的成功之路。科学的管理强调积累意识应渗入到各个角落。他通过介绍“麦肯锡法则”,指出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建立起强势的全球积累网络,建成了庞大的案例和知识库。
科学思维三焦点
“世界不是平的”,适应知识激烈竞争时代的思维变革。“演绎掩盖真相”,“简单生活,阳光日子”,这是陈鸿桥提出的科学思维三焦点。他指出科学管理的硬功夫在于急而不躁,“ 很多时候是问题掩盖了管理的虚弱,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仅要听到别人的话,还要‘听到’自己的经验与偏见的声音。最好的方法即为最简单的方法,最深刻最重要的道理往往都极为朴实,简单明白,使人一目了然。”简单在于复杂之上,跳出复杂才能简单。

观众一边听,一边思考
在谈到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方面的问题时,陈鸿桥指出,大学生应在在校期间学会基本职业规矩与礼数,最大限度地创造、巩固、扩大学习成果,学会简单的管理。每个大学生都是管理者,都能成为科学管理的成功实践者。
陈鸿桥还对科学管理的相关问题做了三点简要的归纳:一为科学精神加职业精神是推进科学管理的关键事件;二是科学管理普及教育是提升全民素质最紧迫最首要的任务;再者,科学管理的训练要从日常具体的行为学起、做起,推动科学管理理念、精神、方法、工具的深入和广泛应用。
在回答一同学提出的“在大学期间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问题时,陈鸿桥强调,大学生应认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
当被问到大学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孰重孰轻时,陈鸿桥说,大学生应该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理念,进入社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要求。专业知识的原理,科学精神,职业精神永远适用,应学会融会贯通。
人物介绍:
陈鸿桥,现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厦门大学在读博士。从事证券市场工作十五年,曾任深圳证券所创业培训中心主任,为上千名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进行培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第一线的材料和案例。曾在亚太经济组织APEC国际金融论坛、亚洲创业投资论坛、世界证券结算年会等国际性会议上发表演讲。著有《16节科学管理课》,发表过企业管理、资本市场论文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