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镇政府的时候,是上午十点钟。一名中年男子神采奕奕地走出来迎接我们三下乡调研的同学。阳光下,他皮肤显现出乡村特有的黝黑,个子不高却长得结实强壮,面带笑容,却又目光如炬。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陂面镇负责农林水业的副镇长范晓。
范镇长对我们这批省城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出乎我们意料。原来他早已为我们收集和总结好了可能需要的资料。从人口总体情况到自然资源概况,再到地理环境影响因素,范镇长对镇中的总体情况了如指掌。
接着,他开始为我们深入地解剖当地经济的构成。在介绍到农业六大基地的时候,喜悦和欣慰写满他的脸。
“我们在大力建设六大农基地:丰产林基地、水果生产基地、蚕桑生产基地、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禽畜和产基地。正是在这六大基地的带动下,我镇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5%。”
然而,当问到当前发展的困难时,范镇长又眉毛紧缩。“我们这边农业发展现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龙头农企业,产供销不能连成一体,这些严重地制约我们的发展。”
范镇长身上又始终闪现着乐观精神和高瞻远瞩。“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建设是一往无前的,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出台优惠政策建设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多吸引外商进驻。有了外资,加上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接着的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不再只是计划。”
之后我们开始了闲聊,才得知范镇长原来是八十年代阳春极少数的大学生。年轻的他血气方刚,发誓要在大城市里大干一番。在大学即将毕业,梦想就要实现时,却刚好遇上国家出台新政策,被分派到农村。然而,大山里长大的人始终与大山息息相依,骨子里的热爱永远无法割舍。就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范镇长一扎根就是十年。十年间,有过风风雨雨,有过天灾人祸,他始终与当地百姓同舟共济,艰苦奋斗。而今,当年的荒坡种上了黄金的柑桔;旧日的黄沙地铺上了碧绿的水稻;曾经的泥土屋换上了崭新的瓦片;那为生计奔波劳碌的灰黄的脸也挂上了笑容。
生于陂面土,扎根陂面泥,胸怀陂面事,心为陂面人——这就是我们认识的范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