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借书处的孩子

真善美书法的作者
高州,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而它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日中天。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文化底蕴的沉淀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
6个队员开始了资料的搜集,来到了国家一级图书馆——高州图书馆。
在这里,让我震撼的不是图书馆壮丽的外观,也不是它丰富的藏书,而是图书馆里那些捧着书来来往往的孩子。是的,孩子,在借书台登记借书,在阅览室认真看书……我看着那些看起来只有小学三四年级教育程度的孩子们,看着他们认真读书的眼神,看着书法展上那些让我自愧不如的作品,看着图书馆展栏“书趣”上他们的文章,我想,我不用再去收集那些什么数据资料了,因为,我找到了一些东西,一些在数据资料里不能看到的东西。
图书馆中书画展的作品
展栏上学生的作品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一句老话,但是,有多少个人能够真正理解,真正做到呢?人是受教育的主体,所以让孩子有接受文化知识的意识是最重要的。然而,孩子的教育是要靠父母和社会来扶持发展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从孩子的童年时期就开始重视他们的教育,孩子们就能从小培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欲望与自觉性,这是主观的因素;而社会要提供有利的教育环境供孩子们学习,接受文化,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学校的话,又何谈要对孩子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呢?所以这是最客观必要的因素。而从高州的环境可以看出,这里的孩子们正是拥有了这两个条件从而能够很好的接受教育,学习文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底蕴的沉淀,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够提供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我们收集资料后得出的结果,但是,我想,图书馆里的孩子告诉了我另一件事: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促进教育发展,不只是从教育环境看,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深厚的文化氛围,也就是为学习的主体——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想,这是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