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聚焦三下乡】面朝大山,春暖花开

文字:新闻与传播学院封开白垢服务队 万淑瑜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7-24 点击数: 分享至:

 

白垢,一片荒凉与沉寂、美丽与落后相互交织着的地方,一片纯洁而又神秘的热土。就像白垢中学校长用广东话说得很押韵的那句话那样:“这里山清水秀,人们面黄肌瘦”,茫茫苍苍的大山负载了祖辈们几千年来的沉重脚步和深长叹息,也隐藏了太多的凄婉而又感人的故事。一个边远山区,大山脚下蜿蜒流淌着贺江,款款奔流,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的居民在这里为了生活而步履艰辛,共同用爱心支撑着一个简陋的家园,守望着这艰难的岁月。

 

 

 大山是美丽的,大山也是无情的,大山阻隔了几代人的梦想,大山把外面的世界与山里面的风情隔离得严严实实,留下的只有彷徨、只有渴望……

 

 大山里每晚的夜都很美、一片岑寂。我们站在宿舍阳台上,依稀望见江家小屋里闪烁着的灯散射出来的光亮,这是一堆希望的圣火,一盏指明航程的心灯。江水依旧向人们悄然诉说着小镇的风烟。

 

 义教的这些日子,我们和我们的爱生活在大山里面,一个叫白垢的小镇里。那里的情感是最真的,朋友是最醇的,笑容也是最甜的。那里的生活,叫真,叫美,叫快乐,叫幸福。

 


        有朴实的山民拘谨地和我说话,布衣、布鞋、粗糙的面庞。小孩子睁大了眼睛,沉默,既而飞快地跑开。灰土土的小脸,比年纪更显苍老的手指和脚趾,清澈的双眸,雪白的牙齿。

 

 嗯,就是这样子。我用很高的声音告诉他们,有个词语叫“梦想”,有个词语叫“坚持”。

 

 三下乡第六天,712,义教第一天。我是一班二班的英老师。我向学生讲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的宿舍、我们的课余活动,还有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方法。学生们长期被太阳晒黑的脸似乎很严肃认真,他们也似乎很喜欢听我们讲自己的经历,时不时露出的微笑就像花儿一样——一群可爱的渴望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的孩子。

 

 

人的艰难一旦碰上感情,就变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了。他们对我的支持就是我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寄托。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English please raise your hands!” 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他们的手。我的心忽然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孩子们对英语还是有兴趣的,这对我,就像找到了信心的源头,因为我永远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临下课时,我把先前我在课本中找到的两首诗介绍给了学生们,一首是“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另一首是“NEVER GIVE UP”。读到最后,突然想到学生们不那么确定的将来,还有学生们虔诚的追求梦想那颗心,我的心一抽,眼泪就来了。终于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要给他们希望,我是第一个需要坚强起来的人。孩子们对着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一颗希望的种子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直到开花,结果,繁茂。

 

休息的时候我问他们,想要从山里走出去么?他们会问我,山外究竟是啥样?我就笑着说,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他们的眼睛里有疑问和渴望,少了他们爹妈的那一份胆怯。但是无论他们能否走出大山,我都希望他们永远可以把自己的嘴角扬得老高老高。

 

无论是尖石、荆棘还是泥泞,都无法阻挡这些勇敢少年的赤脚,都无法征服追梦孩童的磐石一般的坚忍心灵。为了理想,他们必须奋力拼搏、永不言败。他们的生活是拮据的,他们的激情是炽热的,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他们的意志是坚强的。

 

接下来的那几堂课我向学生介绍了我们学校“硕大”的图书馆,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旅游胜地、各国节日,学生们都听得很认真。我们的解说常常会引来他们的阵阵惊叹。每每此时我们都会有很大的自豪感。

 

 

每天下午都是我们的第二课堂时间,五人六足、拔河、五人篮球赛,孩子们跳着喊着笑着,一切一切都挥洒得那么的本色。在那个时候,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头顶的骄阳让我们大汗淋漓,远方的青山见证着我们难忘的快乐时光。

 

在红红的夕阳里,在小家伙们的拥簇下,我们离开了操场。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在甜蜜的微笑。

 

学生们叫我老师。每次放学以后,他们总是尽可能地靠在我们的身边,听我们海阔天空地谈论着城里的一切一切。有人说老师跟学生之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在耿直、淳朴、善良的他们面前,我坦率如一张白纸。

 

 

我叫不出许多班里学生的名字,不认得操场上许多树的名字,识不得脚下的花草。但我看见的是相同的纯净的目光,耳朵里充斥着渐渐熟悉的语言。站在书下,说一些不咸不淡的笑话,也总会有孩子从旁边或背后羞涩地看着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晒得黑黢黢的,笑得羞涩,却又像亲人一样爱着我们;晚上,清光满地,孩子们总会来到背着舍老师偷偷来到我们的宿舍谈心、聊天。

 

那些天,我睡前总是习惯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远处孩子们的课室和宿舍还亮着白炽灯。白哗哗的灯光在深夜的山里亮堂堂,我们站在昏黄的灯下思索孩子的将来,充满期待。

 

那些天,每天看身边的云朵飘来飘去,心静也心安。孩子们的笑是再纯净不过的。云端之下,人与人的感情也简单而根深蒂固。那种彼此依赖,彼此信任的感情,也有一些成就和快乐。

 

 

离开时是那么不舍。我们对自己的学生,除了叮嘱还是叮嘱,他们还有自己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靠自己的一双手去赢得走出大山、改造大山的理由。

 

即使白垢是一个从广州要花费将近六个小时才能去到的小镇,在这里瘙痒的手脚被蚊子咬起红点,雨天满个天花板都是飞蛾,整个阳台虫蚁、甲虫到处爬,但是,幸福的感觉不是来自于锦衣玉食的满足,而是来自于和一群伙伴,在一个偏僻的,甚至和物欲都市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地方,相伴相依。坐在操场上看云、看山、看水、看天,说自己的忧愁和快乐,理想和现实……

 

班里面的孩子们给我的爱,很无私,很真挚。让我几乎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山谷、树林、江水、野花、微风,围绕在身边的孩子,像春风一样的笑脸。这才体会到古人说的如沐春风是什么感觉。


       爱队里的每一个人,爱小镇里的每一个人,更爱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

 

    面朝大山,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