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人生的导航。一节作文课上,我们给孩子们讲述了什么是理想,并让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理想,以及拥有这个理想的原因。
张开双手,迎接希望
“我出生在一个封建迷信的小山村。虽然周遭氛围如此,我却是个爱读书、爱科学、爱祖国的学生。我总是反对家人和亲朋好友对所谓的神、圣、仙们的痴迷,因为我相信世界上是没有‘千手观音’、‘黑心鬼’之类的虚幻物。
从小我就希望有一天能考进清华大学,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回来改造我的故乡。我不想乡人继续沉睡,我要唤醒他们,告诉他们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神仙魔鬼,这都是人们的安慰心和恐惧心在作怪。所以我总是以改造故乡为动力,勤奋学习。我坚信我能行。一人的力量虽小,但读好书,我就可以写好的文章,用文艺活动来作大钟,唤醒乡人沉睡百年的心灵。我更想用名人之大理、伟人之训话来告知全村:‘世界只有科学才能致富,才能保佑平安。相信自己,更要相信科学。’”——巫进钛
这篇文章的文采并不出众,但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有这样的理想确属难得。名扬村是个很封闭的小山村,周围都被山包围着。村民的思想大多落后陈旧,而在这里长大的进钛却有着改变这一切的勇气和对生活的另一番独特见解。
“你可知道,有一种职业,我们的祖国最需要。没有这种职业,那么很多人都会没有饭吃,都会面临饿死的厄运,这种职业就是农民。农民一直被人瞧不起,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个非常低贱的职业。这些都是不公平的。你可知道你嘴里吃的米饭,都来自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水稻?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用自己的心血,用自己的汗水来培育稻谷养活多多的人口。我的心灵将感到欣慰。”——邹思远
思远是一个从邻村赶过来上课的孩子,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农民,一种最默默无闻的职业。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最原始的梦,一个最简单的梦。为了人民的温饱,为了人民最基本的需要,思远愿意抛弃世俗的目光,来承担起这个简单却又沉重的担子。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校门前的捐赠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做一个发明家,发明一种多功能的雨伞,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随时携带,非常方便。它能对折几次,然后装进口袋。手持的地方有许多小开关,红的、绿的、蓝的……其中有一个是在狂风暴雨时把伞当防护罩用……你说这多功能雨伞神不神奇?”——巫松明
也许城里的孩子看到这段话会笑话他,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平时用的折叠伞吗?但松明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他没有见过这种雨伞,却把它想象出来了,发明这种伞是他的理想。虽然这个理想有点稚嫩,但很多人都知道,爱迪生小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天马行空么?
“七八岁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直到十几岁,我才开始懂事,决定以后要做个维修工人。我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了,因为我在逐渐长大,可以去学维修。学会以后,我就开个维修店,帮大家修理东西。现在的我,需要努力学习,拼搏进取,考个理想的学校。”——巫子波
平凡中孕育不平凡。维修工是个很平凡的职业,但却可以帮到很多人,对社会有贡献,所以它又是不平凡的。子波的愿望是那样的单纯,虽然普通,但却充满了他对社会的热爱。
认真学习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理想中不乏要当老师当医生的,在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最淳朴的愿望,一种为人民做贡献、为社会改造的动力,满是质朴的心灵。
孩子们,你们心中的梦,一定会带着你们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