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3日是广外大迎新之日。在这充满期待的日子里,神州大地的学子踏着仆仆风尘从四面八方赶来。我校迎来了第一批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新生。新疆学生的到来,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今天上午8:42分,在广州火车东站,志愿者接到了三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新生,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古再努而有着灿烂的笑容,信息学院的依不拉音豪爽率直,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削开提则显得天真无邪。深邃的眼眸,高耸的鼻梁,还有略带乡音的普通话都是他们身上挥不去的新疆特色。长途跋涉,三位学子脸上都有着舟车劳累的痕迹。
按捺不住的欣喜与好奇
8月31号中午踏上火车,三个学子颠簸了4684公里的路途,终于来到广州。漫长的旅途使他们一脸疲惫。上了公交车,三位远道而来的学子便闭目养神起来。但是疲惫之余,他们满脸流露出欣喜与好奇。开朗的古再努很开心地与记者攀谈起来。漫长的行程,耸立的楼群,川流不息的小车,闷热的天气,繁华的都市,远离了的家乡等,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她告诉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火车上颠簸了40多个小时,实在不好受,吃不好睡不好,幸好从新疆出发的还有其他到外地求学的同学朋友,大家一路互相照应也使得旅途少了几分乏闷。“广州好漂亮!”她着实惊叹于广州的繁华,说有时间要到广州逛街游名胜。依不拉音和削开提则沉浸在车外的景观中,一路上他们不时问着建筑的名称,对有77层楼的中信大厦和疾驰的小车尤为感兴趣。
独在异乡为学子,纵不佳节也思亲
起初,记者以为三位新疆学子是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没有家长的陪同,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都在南昌的赣湘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了一年汉语,过了汉语八级才到广外来的。记者发现,古再努而带的行李特别多,她笑笑,“还有些托运的呢!除了衣物,还有一些土特产,都是从家里带来的,所以就连装红枣的盒子我也舍不得扔”。看着那沉甸甸的行李,我们仿佛看到了临行前他们的亲朋好友对他们的叮嘱。离家千万里,家人不能跟在身边,只能寄予包包行李,以解思乡之苦。古再努而是个恋家的孩子,笑着说以后要天天给妈妈打电话。而依不拉音也一个劲地问哪里可以买到电话卡,希望能从电话里头,听听神州另一头熟悉的声音。
新的开始,我们会慢慢地习惯
每个学院都对自己的新疆学生有特别的照顾。报到时,古再努而似乎因为劳累而显得有些忙乱,幸好几位师兄尽心张罗。
办理完报道手续,我们和新疆学子一起前往中大清真餐厅。折腾了几天,到了今天中午一点钟多,三位新疆学子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吃上清真餐。因为就餐的人多,我们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依不拉音开玩笑说:“广州如此发达,但要吃一顿饭,却还不容易啊”,新疆姑娘和小伙子脸上洋溢着舟车劳累之后的幸福深深感染了我们。
在陪同他们回宿舍的途中,古再努而说对周围环境,住宿条件,以及接待工作都非常满意。“这是新的开始,我们会学着慢慢地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