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个六旬老汉,一辆人力三轮车,13个省份两万多里山山水水的艰辛跋涉,历经近两载半冬寒夏暑的考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了心中一份执着的信念,这位来自江苏徐州自称“环保愚公”的董老汉,利用自己的退休金坚持着自己“中华环保万里行”的绿色梦想。
“环保愚公”何许人也?
18日,董老汉来到大学城广外校区,手推一辆绿色人力三轮房车显得格外显眼,人生路不熟的他正受到大学城巡警的盘问,因缘巧合之下记者为他解了围,并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其两年零四个月以来不平凡的壮举。
董老汉名宝玉,江苏徐州人,是江苏淮海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老职工,同时他也表示自己是一位民间环保志愿者,热爱环保事业,自愿传播环保意识,虽然自己已经退休了,但是还觉得心态很年轻,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喜欢与年轻人接触,因此他向亲戚订造了一辆人力三轮房车,毅然选择了单枪匹马地展开了他的“环保全球行”活动。
当记者问到他这样的做法是否得到家人同意时,董老伯乐呵呵地笑道:“我老伴儿很有爱心,很喜欢做善事,我的儿子也成家立业了,他们知道我把这事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他们都非常地支持我。”
至于为什么要打着“环保愚公”的名号,董老伯解释道,他车上那面“环保愚公”的旗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中国古代有个移山的愚公,他移山的精神是很令人敬佩的,也正是他宣传环保十分需要的;而另一方面,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移山”其实是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而我们现在宣扬的是要“绿化大山”,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环保的愚公”。
八千里路云和月 宣传环保无国界
董老伯的移动工具是一辆造价一千多元的长2.2米、宽1米、经改装而成的绿色三轮“房车”,每天晚上他都睡在车里,这是他移动的“家”。同时,房车车厢两侧贴有中英文环保宣传标语,所以,在两年多的旅途中,这个“家”还是他进行环保宣传的有力“武器”。
2004年5月31日,董老伯从上海的南汇环保总局出发,开始了他传奇非凡的神洲之旅。从上海出发后,董老伯先后途经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南等13个省市,二渡黄河长江,一渡赣江,并翻越大别山,进入广东后还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一路上董老伯都以自己的执着与坚持来向社会宣传环保意识。
董老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拜访当地的政府或者环保局,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和同行业届分享交流,并希望可以引起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而他的经历也引起了社会对他的关注,一路走来,各地媒体都纷纷报道了他的事迹,而许多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支持了他的行动,记者有意翻看细数了一下董老伯的四本留言册,他所到的各地政府机关和民间组织机构给他留言鼓励并签章的有三百多个。同时,他也为各地环保局和环保组织向群众派发环保宣传单,两年多下来,他已经派发了四万三千多份环保宣传材料。
董老伯表示,“环保没有国界,我计划用15年的时间,骑着三轮房车走遍世界,宣传环境保护。”他的下一站将会是海南岛,随后他将会经广西出境进入越南,并环游世界,将“环保全球行”进行到底。“我连护照都准备好了,我还会说一些英语,到时要是实在不行就用电子词典,沟通没有问题。” 董老伯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路波澜起伏 苦乐作伴
两年多的路程有苦也有乐,翻山越岭的次数更不在少数,而其中所遇到的危险自是不在言下。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在福建和广东交界的山区,下坡时董老伯轻视了坡度,骑着车就准备下坡。由于没有提高警惕,车速太快,等到他发现要刹车时已经来不及。“当时就是拼命刹车,也没多想。”旁边就是悬崖,一步之遥,或许就葬身大山了。
而旅途中欢乐也有不少。在深圳市政府,董老伯遇见了他的忘年交,三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年轻人为了宣传“人文奥运之旅”利用假期时间从北京骑车到深圳。同样是万里行的壮举,三位年轻的大学生也被董老伯的行为感动。他们给董老伯留了联系电话,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
言传身教呼吁大学生做环保先锋
董老伯一直坚持用人力车完成他的壮举,他说:“汽车用汽油会污染环境,就算是用电池,用完的电池也会造成污染。”
中午吃饭,董伯看到泡沫饭盒说,“这东西不环保”。吃饭期间与记者交谈的话题都离不开环保,递过去的纸巾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用毛巾。”
盒饭里的饭菜被董伯吃得一干二净,一颗饭粒都没有剩下。鸡腿的骨头他也拿出来慢慢嚼,吃到只剩下骨头嚼碎后的残渣。他一边吃一边说,“现在的学生不知道节约,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那种缺少粮食的年代,我还是要说,能吃多少买多少,千万别浪费了。”
他呼吁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和加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勇做绿色环保先锋,为国家和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与广外军训新生面对面
19日下午,经新闻社的联系,董老伯受到了广外团委副书记谢秀兰老师的热情接待,同时也受到了广外军训旅的大力支持,老伯与军训中的一营新生和教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董老伯对新生们说:“要节约粮食,节约水。我在经过的一些学校发现,很多学生对待粮食的态度很让我担忧。许多同学把吃不完的饭菜都倒掉,我就很心疼,饭菜能吃多少就买多少,不要浪费了。”
一营营长在试骑了董伯的三轮车之后,问了董伯几个问题。得知董伯已经58岁,在场的新生顿时热烈鼓掌。“我刚才骑过了董伯的车,试过了才知道这车有多重。他吃住行全在这辆三轮车上,这么大的年纪了,为了社会,为了子孙后代,一个人走过那么多省市宣传环保……”当董伯告诉新生们,自己是用退休金完成这次“中华环保万里行”时,热烈的掌声再一次久久响起。
一位新闻学院的新生说,我很佩服董伯的勇气和毅力,我觉得他是在用一种最原始的方式宣传环保,比那些只做表面宣传的有意义得多。他的行动不做作,让我们感到了真诚和质朴。
当董伯推着他的三轮车准备离开时,营长动情地说,“董叔,我祝愿你长命百岁,等到我到了你这个年纪,我跟着你干!我希望我们还能再见面。”
当董伯已经离开一段距离的时候,一位女孩子忽然跑上来拉住董伯,想说什么,却因为激动而一时无语,顿了顿,“董伯,我真佩服你,我想……我们握个手好吗?我真佩服你……”与董伯握手后,女孩庄重地向老伯敬了一个军礼,转身离开时她的脸还因为激动而涨红着。
董伯说,“这样,我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