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06三下乡成果首次南校开展 老师学生齐参评

文字:袁素君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9-25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921日下午,我校06年暑期三下乡暨“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在南校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景辉,宣传部部长孔晓明,校团委副书记刘志军谢秀兰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各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南校的学生们先后进场参评。

展场热闹非凡


这是三下乡成果展示首次在南校举行,来自校团委、校艺术团、学工办等各社团组织和学院共96支队伍参展。原定下乡队伍为97支,校学生会的下乡队伍因服务地区受灾最终未能成行,因而未能参展。

 

开展前一片忙碌

各队队员细心布置展位


  参评开始前,各支参展队伍的成员早已聚集在二楼学生活动中心,精心设计展位和装扮展品。大家忙内忙外、兴高采烈,不亦乐乎。有些上学期在南校学习生活,现已搬回北校的同学趁此机会回到南校,和自己社团的伙伴们聚首在一起。不少同学还集体穿上班服、院服、社服等。在展位旁边,负责向评委解说的同学则忙着最后的准备练习。

 

 

老师评比难取舍

  下午245分,各评委老师开始进场参评。参展的队伍都热情详细地向评委们解说各自的下乡情况和收获,汇报了活动成果并展示了调研报告。校团委副书记谢秀兰每到达一个展位都认真仔细地倾听队员的解说,详细做了笔记和评价,还不时提出客观的建议。在92号展位政管学院从化良口镇和丰村服务队前,她仔细看了该队的调研报告后中肯地提出建议:“我认为你们可以扩大一点调研的范围,使调研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具有代表性。”

百招奇出,展现各队风采


    组织部卢景辉部长则盛赞展会办得十分出色。兴致极高的卢部长感叹说:“办得很好啊!真舍不得只参评一天,可以的话多展示几天就好了。”面对评优,他也觉得难以取舍。宣传部部长孔晓明表示,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从服务质量、成果展示到现场布置都让人耳目一新。“大家都旗鼓相当,实在难以取舍。”据悉,每位评委最多可以评出40支优秀下乡队伍。

 

评选标准各有看法

  宣传部孔部长谈起评选的标准,一是服务队应切实帮助了服务的地区。“我们要预防‘三下乡’变成一场场的作秀,名不副实,虚有其名。要真正帮助到当地的学生和劳动人民。”二是看队伍的调研成果。他指出,过于注重宣传和包装,而没有取得实质的成效不符合评优的要求。

身穿特色民族服装展示调研报告


  卢部长认为现场解说十分重要,这反映队员对整个服务过程的总结和思考,深刻感想和领悟。一些辅导员老师则觉得队伍出发前的准备很重要,包括经费预算、对服务地区情况的了解、整个下乡活动的安排等。

学生有序进场投票

投票时间一到,人群涌入展场


  老师参评结束后,场外一大堆的同学早已把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进场参评投票。由于场地有限,工作人员有序地限制进场人数。许多进场完成投票的同学也自觉马上离场,保证场地不过于拥挤。同学们一进场,参评队伍的解说人员立马进行“拉票”,热情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介绍各自下乡队伍的成果和特色,并希望同学们能为他们的队伍投上一票。

入门领取选票,每人只限投一票


  现场管理学院的展示规模最大,共有20支下乡队伍。50号展位志协贵州省东南苗族的下乡队伍展摊前,解说员是两位穿着苗族传统衣服的姑娘,格外惹人注目,谋杀了现场不少菲林。除了大二大三的同学,还在军训的新生们刚结束军事理论考试就赶过来见识“三下乡”活动。英语教育学院的一个男生一进场就直奔英教学院的展摊,记下展号后投票。他说自己就是来支持自己学院的。另外一个女生则表示很喜欢两位苗族姑娘的服饰,希望自己下年暑假也能够去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下乡,服务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民。

 

  据悉,票数经点算后将最终评选出优秀下乡队伍,并在学校有关媒体公布获奖名单。

 

附: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网上三下乡成果展地址http://youth.gdufs.edu.cn/zsbase/sqsxx/ShowClass.asp?ClassID=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