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留学生是广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总是能在北校的校道上“偶遇”留学生。在南校区,留学生群体也在渐渐壮大,让我们一起聚焦南校区留学生的“异国生活”吧。
平淡中见温馨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05级三班的黄集华同学来自印尼,他说来广外读书是经印尼大学一位中文系的博士介绍的,这个博士常年跟广外的印尼系有学术上的来往,认为广外的语言环境适合留学生,所以在04年8月集华就来到了广州,并在北校区学习了半年的汉语,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四级后于05年9月成为了广外市场营销系的学生。
来到广州,他认为广州交通很方便,公交车、地铁等车票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在广外,他感觉到竞争很激烈,不过机会也很多。他坦言来到这里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沟通,这也要怪平时自己学习汉语不是很努力,所以有些词汇用中文表达还是不怎么清楚。在人际交往方面,他觉得班里的同学都很优秀,对他也很好,例如电脑坏了马上就有同学来帮他修,临近考试还有同学来帮助他补习微积分,他很感谢班里同学为他做的一切,感觉很温馨。
他通常怎么度过周末呢?他说自己不是很喜欢逛街,但偶尔会去已经工作的朋友那里聚聚,而每个礼拜去石室教堂做礼拜则是他的“功课”。
他也提出了一点建议,今年在学校新生迎新晚会上表演的节目“十国歌曲”中,泰语、越南语、马来西亚语等语言的歌曲都有,惟独没有印尼文的歌曲,希望日后也有印尼歌曲表演。
心系广州
李睿媛,一个来自韩国汉城的可爱女生,现就读于06级国际商务英语全英班。
睿媛跟广州已经有过不只一次的接触,她很清楚地说出了自己第一次来广州的日期——2002年2月23号。当时是先来广州学习英语,然后去北京学中文,接着回国读完高中后决定出国留学,她又一次选择了中国广州。韩国人普遍会选择在北京读大学,那她为什么会选择来广州读大学?她说爸爸在广州工作十年了,哥哥也在暨南大学读书,身边有亲人可以互相照顾,广州这里也有固定的住所,所以就来这里念大学。她发现现在的广州比3年前干净很多,新建的白云国际机场也很漂亮。
广州的一些生活习惯跟韩国不同。她说韩国是下午1点才吃午饭,晚上7点吃晚饭,在广州好象都提早了,这里的菜很多油,也没有什么辣口味的食物。不过经过1个多月的磨合现在已经基本适应了。采访结束后,她还拿出从韩国带过来的泡菜,让记者大饱眼福。
“看我的正宗韩国泡菜!”
她坦言自己原本不想学中文,感觉很难听懂,来到广州后发现白话(粤语)就更难懂了。但由于自己打算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所以就顶着压力学中文,目前已经拿到汉语水平考试6级的证书了。现在的她也跟同宿舍一个来自湛江的室友学习白话,她也教室友韩语。现在已经有20多个同学跟她学习韩语。“在广州住,压力很大”,她说除了语言上的压力,还有学习上的压力。同宿舍的室友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她很羡慕同学的英语和中文都很好,自己不是正式参加中国的高考进来的,觉得跟同学们有差距,感觉有点自卑。但据她的室友介绍,睿媛的英语口语其实很好,在课堂上也很活跃,老师都经常夸她。
同一屋檐下的“越南姐妹”
05级经贸学院国贸6班的陈千金和杨氏春装来自越南的胡志明市。她们在同一个班里学习,在同一个宿舍里生活,两人的感情非常好。
陈千金和杨氏春装在进入广外学习之前都学过中文,所以在语言沟通上不存在问题。平时,她们也会约上几个同学一起到市区逛街、吃饭,对于学校里的活动,也会有选择地参加。
陈千金和杨氏春装都觉得中国的同学对她们很友好,就是在刚来学校的时候觉得对环境有点不习惯。因为从小就在父母身边长大,所以她们对学校的住宿规定觉得难以适应,比如说夜晚的断电。一年过去了,对学校的规定她们也习惯了。在学习方面,陈千金说,学习上基本没有遇到很大的问题,上课的时候如果听不懂会和老师沟通,老师也会尽量帮她们解决问题。
生活在“异国”的留学生,广外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广外新闻网”祝愿每一位留学在外的学子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