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周日晚6点半,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南校区C208举办团学干部培训大会,所有团学成员悉数到齐,不仅领略了前任主席何宜标宝贵的经验传授,还见识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培训手段――对精品活动模拟交易会开幕式举办决策流程的情景模拟。

管理学院团学指导老师毕建勇首先发表讲话说,学生干部培训很有必要。团委学生会在校园生活中承担着组织众多活动的责任,一届团学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一届团学能做出多大的成绩 。每一个团学成员都要自觉的学习,自觉的提高待人接物的素养和办事能力。
前任主席何宜标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系统回答了作为团学的一份子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和热情,组织校园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团学各部门互相协调运作的模式。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向进入管理团学不久的新成员传达了“学生干部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的个人品格要求,“以大局为重,弃小我取大我”的集体主义要求。他希望每个人离开这个岗位后都能够留下一些终身受用的东西,这样才不会白费在这个岗位上所花的时间和所品尝的辛苦。

七个团队的紧张磋商
接下来本次培训的重点情景模拟开始了。本次情景模拟以管理学院第六届模拟交易会为背景,主持人将参加培训的各位同学分成七个团队,要求他们在45分钟时间内完整策划第六届模拟交易会开幕式,真实模拟团学从确定活动到最终举行的全部过程,最后以团队为单位上缴一份详细而完整的计划书,投票选出团队内表现最好的一名成员,并写下对此次培训的感想和心得。
因为培训的目的在于锻炼干事们人际交往、办事流程、对学校学院规章制度的熟悉等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而并非仅仅要一个计划书。因此每个团队制定好计划后要按学校学院规定申报活动,取得校团委的同意;租借场地、财务预算也要事先得到负责单位的同意;确实拿到了所有的有关单位的签字,活动才能够真正开展。管理学院团学主席团的成员分别扮演“校团委”“后勤处”“指导老师”“学院领导”,想方设法挑毛病,想出很多理由不给干事们“签字”,其切实锻炼干事们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让我想想……
45分钟对于睡觉发呆是太长了,对于策划组织模拟交易会又太短了。干事们紧张的讨论方案,专注的在本上记下一些关键,匆匆忙忙奔走在偌大而拥挤的课室,机警而灵活的与各位“领导”交涉。时间飞快的流逝,他们乐在其中而不自知。

领导,给我签个字……
培训结束后,扮演团学指导老师的林建滨同学笑道,毕老师真是不容易啊。他总结了一下培训中发现的问题,一是办事程序问题,相关规章制度有规定各级领导顺序,有些干事稀里糊涂,在校团委、院团委那里碰了钉子,才知道要先找指导老师,浪费多少时间;二是办事方法问题,有些干事跑来问老师,这个开幕式您觉得应该怎样怎样搞等等,问法太幼稚了,被老师打回的可能性很大,老师只对你的方法提供可行与否的建议,不会告诉你具体要怎样做的。有了这次扮演指导老师的经历,林同学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原来不太清楚的学校职能部门的职责,这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谈到此次情景模拟,管理学院团学主席陈佳雯同学说,主要是从历届主席团面试题目得到启发,将本来用于考察干部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这一方面的作用拿来作为培训题目,一方面要通过模拟场景让干事们特别是来自06级的团学新干事,知道团学组织活动的具体流程,比如申请课室要怎样做这类事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很多干事只知道自己部门不知道其他部门的局面,使他们跳出自己部门的局限,对整个团学的运作有全局观,因为很多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单枪匹马,而要靠几个部门协调完成。
一些干事在培训结束后写道,原来确实不知道办事流程,比如申报活动时,直接拿到校领导那里了,被领导驳回才知道要先那拿给学院指导老师的。“他下一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情景模拟的目的就达到了。”陈同学这样说。
通过收上来的模拟交易会计划书,她也发现了很多新奇的点子,比如某份计划书里提到的吉祥物,对下一年的团学工作有很大启发。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促使管理学院广大团学干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团学做出更多贡献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我,在大学生活里真正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