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22日下午,为了响应我校“本科教育质量年”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本科教学团队质量,我校著名教授论坛第十九讲——“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讲座在南校B8学术报告厅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教授扈中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为时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演讲。副校长隋广军、人事处副处长李悦明以及英教学院的院长李海丽等嘉宾出席了讲座。

隋广军副校长向扈教授赠送纪念品
讲座开始前,隋广军副校长向扈教授赠送了纪念品。原英教学院院长、扈教授的学生霍海洪老师上台对扈教授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建议大家在讲座开始前先做5秒钟的大脑运动,以适应扈教授启发式、扩散式的演讲方式。
讲座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扈教授首先举出一个奇怪现象:现在所有的师范型学校都希望将“师范”二字去掉,认为这样学术感可以变得比较强。虽然这些年,教师的就业不错,但始终吸引不到特别优秀的人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教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地位不高,对人才吸引力不大。

扈教授质疑去“师范”化怪现象
扈教授由此现象引出职业与专业的区别。专业是高层次的职业,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强自主性,有专业的组织,需要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学习。相对于一般职业而言,它更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那么,教师职业是否属于专业呢?

中国教师专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扈教授认为,虽然国际上很早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是改变教师地位的根本策略,但直到现在,中国的教师职业还处于半专业化程度。为了早日达到专业化水平,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化训练,争取终身教育,回归教育。同时,还应建立教师的专业性机构,加强对教师资格的认证和管理制度等。
最后,扈教授还提到了教师的道德问题。不同于医德缺失后果的可见性,师德的缺失所造成的损失属于“杀人不见血”。因此,教师应学会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纯粹以赚钱为目的。还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学会自我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