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教育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北大博导为英教学子指点迷津

文字:张雯秋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6-28 点击数: 分享至:

    6月25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学飞教授莅临我校做讲座,上午11:00在南校区行政楼英语教育学院院系会议室,与英语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就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教育专业”还是“英语专业”的论点,举行了小型的座谈会,会议由英语教育学院院长周富强主持。

    陈教授表示,作为是教育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培养一定的学科意识与理念,并应该为成为这88个大学科之一大学科而感到自豪。

    陈教授建议学生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去阅读了解各种当代教育思想潮流,要安身立命地好好置身于教育学当中;要了解中外教育史,熟读当代教育理论,掌握教育学原理,批判性的学习西方的各种教育思想,将其“本土化”,别再沉浸在自以为的“英语专业”当中,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永远只能讲英语当作一种工具,教育学才是他们要学习、研究、掌握的。

    陈教授强调,学生们要有学习能力,而且要清楚一些基本的理念,要对每个专业上普通专业词都有自己的阐释,如什么是“教育”。 当时陈教授就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做了很多研究,发表了很多文章的博士去北大面试,当他被问到“什么是研究”时却不知道怎么回答,憋了好久好久还是没有讲出半点个人的见解。

    在老师是否在身份上应该受到学生尊重的问题上,陈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受到尊重,前提是彼此平等。在教育当中无“师、生”之分,在北大的教育学院里面每个人都是学生。老师只不过是在某一领域比学生有更久,更深一点的学艺而已。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教学相长”,不要摆老师的架子。如果那个老师值得被学生尊重,学生自然会尊重他(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个别捣乱学生的存在)。要做一个受学生尊重的老师,一定要在学术上,道德上提升自己,要多点进行自我的反省。

    他认为,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要强烈的责任心,要向学生负责。要清楚所教学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在外国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里面,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的。在教学科目的每一个专题里面,老师会很清楚地指出学生要读相关的哪些书的哪一页哪一章节,写多少字的读书报告,这样间接的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另外,在座谈会上,院长提到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日后有六大出路:教师、研究者、教育培训、教育管理、教育媒体、社区教育。

    最后,陈教授和周院长都强调道:“对于我们这个比较年轻的英语教育学专业,我们要有自己的使命感与自豪感,我们是这个专业的主人,是我们主宰着我们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