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凌晨,满天星斗光暗不定的镶在深蓝的苍穹上。我在操场上席地而坐,在点点星辉和微弱的烛光下记录着12日的遭遇与感受。说真的,12号那天给我的感觉是虽然在下乡,但我并不伟大。
我想起了来下乡的目的,本来是怀着服务社会而来的,但在这星空下,我又似乎觉得自己并不是真的来下乡的,或者是有另一层面的,仿佛是为了寻找童年时的那份乡村感觉而来到这粤西的市郊镇上。
星星很漂亮,一闪一闪的停留在那,映照着我不太光彩的下乡理由。12号出发的日子,或者是我怀着不太纯洁的心来三下乡吧,天公总是不作美,意外的事件不少。
出师未捷 路途多舛
车跑到半路是撑不住了,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很多队员们都下车躲在一边等司机修车。我没有下去,觉得肯定很快修好的。我从心底里抱怨着路途多舛,结果在炙热的高速公路上苦等了两小时后,惟有拦截路上载客的小巴送我们去金塘镇。来到时已到晚饭时间,下午的计划都得推迟,重新安排。

两个小时的等待,苦中作乐
与金塘镇的难忘初相遇
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山,转了一个又一个的弯,我们终于到了今天的目的地——金塘中心小学,难以忘记的一刻:2007年7月12日16时41分。
看到“金塘中心小学”的正门,与我想象中的相比,我发现我们的条件并不怎么差,至少他们的教学楼有四层楼。在大大的凤凰树宠幸下,一切显得更加美好了,传说凤凰花开,会有美好的事情降临。现在,我们的宿舍,美好的宿舍,我们来了。
舍门打开了,一切都明朗吧?!首先,迎来的是一股特别的味道,随后,密密麻麻布满宿舍的床位,接着就是我们的O型嘴。难以置信,却不得不相信。校长说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宿舍,昨天刚搬走,现在我们9个人可以独享36个床位。

教室改装成的宿舍,平时小学生们住的地方

脱皮的课桌
再遇波折 停电突袭
晚餐后的工作布置会议也如乘车时的遭遇相类似。会议开到一半就突然眼前一黑——停电了。到外面了解情况后发现这是全镇少有的一次大停电。乡村的晚上是格外的安静,特别是停电后的农村。光,只是月亮、星星或萤火虫。绝望通常会挑在这种时刻出现,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们的思绪中。但,我只能相信,绝望不会在我们队出现。

没有电的夜晚,还有星光
可静下来回想起自己的种种心态,便不禁觉得惭愧。抱着享乐的心态来下乡,这还叫“三下乡”吗?大学生更应适当地回报社会。那么一点苦就呼天抢地地抱怨,何况那些去到连最基本生活物质都未能保障地区的志同道合之士?这里我们至少还有干净的自来水与供电。
忘却种种的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苦环境中。或许现在的我更能体会到“邓小平理论”中一句话的含义:所谓的共同富裕,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居住在城市、在大城市读书的人无疑会是先富起来的人,按照国情我们是有义务去帮助那些穷苦的人实现他们的富裕的。之所以会出现穷富差距拉大,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穷人支付不起优质教育的高昂费用,他们接受的理念都是相对落后的。
现在“三下乡”所提供的就是一个让大学生践行的好机会。没有伟大的目的,有的是服务中所肩负的义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