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07三下乡】从民谣“爷爷奶奶教小学”所看到的

文字:英语教育学院清远三下乡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7-14 点击数: 分享至:

 

    7月11日是英语教育学院英德大湾镇服务队在小联小学开展义教的第二天。这天,一名义教队员从学生口中听来一句有趣的话:“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学生说,这是在当地广泛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带着好奇而又疑惑的心情,两名队员采访了英德大湾镇小联小学曾校长。


采访曾校长

    曾校长向我们介绍,这句顺口溜反映的是当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待遇低。在大城市里,教师的待遇不比公务员差。而在大湾镇乃至英德市,教师的微薄收入反而比不上大多数农民的农业收入。在这个消费水平不比城市低的大湾镇,教师待遇低就直接阻碍了师资的引入,而且有限的原有师资也在不断的外流。

  二、师资分配不均。据了解,英德教育局也曾统一对外招收教师。但是大部分引进的教师都分配到高中或初中任教,小学的基本没有。渐渐地,就出现了小学师资老龄化的情况。小联小学50岁以上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60%,这就是所谓的“爷爷奶奶教小学”。

  三、社会态度。曾校长说,教师的工作价值不能以工资的高低来衡量,重要的是得到社会的肯定。大湾镇曾设立爱心费,号召公众捐献钱物,旨在帮助有困难的老师和学生,但是大部分家长不支持。群众对教育的冷漠态度大大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四、资金投入不够。上级对学校的投入非常有限。在小联小学,连教学的录音机数量都不够。百千万工程曾赠送二十余台电脑,但因为没有专门电脑室放置,有电脑也不能开计算机课。也有个别学校因缺乏资金交电费而取消电脑课。

  曾校长说,我们此次“三下乡”对于当地的师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他说,“对于学生,这是个开阔视野、丰富第二课堂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与学校老师进行教学交流,以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平台。”


期待着,从我们做起,哥哥姐姐也要教小学!

  听完曾校长的解释,队员们对这里的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他们渴望的眼神当中有着这样一份特别的意义。一名队员说:“参加三下乡,本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社会经历而来。从来没想过,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会是这么‘特殊’的经历。”而另一名队员表示,作为“哥哥姐姐”,我们要更加努力地上好每一节课,让这个“哥哥姐姐教小学”的活动真正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