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下乡的第三天,我们“乐行者”服务队调研组的6位队员第二次外出走访,调查合江当地的留守儿童状况。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队长家所在的小镇。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密密麻麻的竹林,错落有致的屋子点缀其间,几只小黄狗悠闲地趴在门口,成群的鸡鸭唧唧喳喳地合唱着乡村小调……然而,就是在这一派青山绿水环绕的世外桃源里,有一种安静,狠狠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这里住着许多隔一代的家庭,大多数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孩子由老人们看管着。

幽静的小山村
我们来到一个老奶奶的家。房子十分简陋,里面光线暗淡,没有电视,没有风扇,只有一张圆桌和几张小矮凳。老奶奶满头白发,脸上深深的皱纹清晰可见,从交谈中我们得知她已经72岁高龄了。老奶奶前前后后共照顾了13个孩子长大,年龄最大的已经在读大学了,现在还有4个小的在身边需要照顾。我们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喝白粥,见到我们很害羞地跑开了。

乖!
孩子们的父母正月就外出打工了,半年多没有回来过。我们问老奶奶照顾这么多孩子累不累,她笑着说不累。但我们知道这怎么可能不辛苦呢?要同时照看好四个小孩谈何容易,任何一个孩子生病都可能令老人家措手不及。老奶奶说不累,那是因为她真的很爱自己可爱的小孙子,从她喂最小的孙子喝粥时流露出来的满足的神情,就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辛苦付出甘之如饴。老奶奶说孩子们在父母刚离开时会哭闹,吵着要爸爸妈妈。听到这些,我们的心情都沉重起来。

他怎么不穿衣服呢?
然而,接下来的所见所闻,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沉重:疲惫的阿姨,一手提着装满脏衣服的水桶,一手抱着一丝不挂的3岁的孩子;空荡的小屋里,2个小女孩趴在窗户上,眼神孤寂落寞……这些场面不血腥、不暴力,却带给我们触目惊心的震撼。

隔窗相视,望见的,是孤寂……
记得有人说过,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充满着无奈、矛盾与抉择。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出于维持生计才离开年幼的孩子,这无可厚非。可是,那留守大山的儿童怎么办?谁来为他们失落的父爱、母爱和教育机会承担责任呢?我找不到答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
留守儿童不仅留守在合江,还留守在祖国广大的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