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07三下乡】梦,离他们到底还有多远

文字:廖远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7-25 点击数: 分享至:

  即使翅膀折断了,心也要飞翔——张海迪

                                   ——题记

  这是个辛酸、无奈而又饱含希望的家庭。

  简陋的平房住着平凡的四口子。父亲为了养家糊口而努力劳作,却又为了寻求刺激而不顾家人的劝谕沉迷赌博。母亲因为贫穷不得不从早上四点多就开始忙碌的工作,却又由于困境的压迫而变得脾气暴躁。一边是叛逆不好学的大儿子小陈,一边是身患残疾的小儿子阿B,使这个原本艰难的家庭更雪上添霜。

  阿B,一个大约七、八岁稍肥的男孩。天生的残疾——肌肉萎缩,使他变得怕生、沉默寡言。身体的畸形,抹去了那份本该属于他的天真和活泼,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份同龄人少有的懂事和成熟。小小年纪的他,明白母亲的艰辛:四点到菜市场卖菜,继而扫大街,再而用自行车风雨不改地送他们兄弟俩上学,上课期间又因为他生活不能自理而必须寸步不离地看护他。这一切阿B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他用心地活着:孝顺、勤奋、乖巧。

  看着日渐懂事的儿子,父母想尽快治愈好儿子的愿望愈发强烈。但八年来,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却包含了他们所有求医的艰难、痛苦、辛酸。八年来,他们不断穿梭于广东的大小医院,但是都医治无果。心中的希望之光越来越渺茫,越来越黯淡,确实,前面困难重重,但在夫妇的心里只有两个字:坚持。母亲渴望有像CCTV、今日关注这样的新闻媒体来帮助她早日找到医治阿B的途径。 但他们的寻医梦何时才能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阿B他从此与走路绝缘。但我们坚信:即使他像霍金一样一生都依赖轮椅,但他也能像霍金一样找到他存活于世上的价值,找到自己的生命之光。

  小陈,一个别人眼中的叛逆少年,在我们近两个小时的劝说后,眼泛泪光的他慢慢地向我们敞开了心扉:贫困的家境让他无奈,残疾的弟弟让他沉重。

  因为爸爸好赌,他与弟弟自然就成了爸赌输时的出气筒。与父母之间深深的隔阂,使他在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面前,选择了沉默。

  家长以武力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现象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都惊鄂不已却又陷入了深思。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失去温暖的家会造成孩子心理的严重扭曲;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指南针,一旦方向偏了,孩子就会误入歧途。

  他,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并不是因为厌学而选择逃学,而是因为他的最爱——生物。对于如何制作生物标本,如何更好地喂养鸟类,如何分辨各生物种类,如何分辨生物雄雌,甚至对于尚未问世的生物翻译机他都了如指掌。精彩的内容让我们这班老师听得津津有味,连连拍手叫绝。他对生物的热爱和熟悉程度让我们对他大为改观。生物这个大千世界,其中的奥秘让他深陷其中,激励着他不断向前探索。

  别人眼中不学无术的他原来也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生物家,正如他说:因为有生物,这世界才会增添一道绚丽的色彩。

面对未来,他们,心存希望。

  家境的贫困、父母的不理解使他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但他没有就此放弃,现在,他能做的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就是养小鸡,一切从喂养小鸡开始。相信他终有一日能站在生物的领域里向大家证明他的努力和汗水。

  相携的手,我们忘不了单纯的感动。但愿在同一蓝天下,寻梦者不再彷徨,天还是一样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