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事难以忘记,因为其中蕴涵着关爱;许多话语让人铭记,因为其中不经意流露的关心;许多碰触值得回味,因为它预示着心与心的靠近。闭上眼睛,想到的是学生那羞涩而真诚的笑脸,听到的是他们带有恩平口音关切的话语,感受到的是他们手心的温暖。一切的一切都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永恒的记忆……
玉米飘香
中午的时候,听队友说我的学生提早回校了,被锁在校门外无法进校。校门值班的伯伯回家了,几经波折才把他们全部放进来。看着她们额上渗着细汗,小喘着气,心中不由得想责备她们不应顶着烈日提早回校……可是看着她们微仰着头、若有所思的样子,却又不忍心责备她们。“老师,你看!我们给你们带玉米来了。”顺眼望去,袋中金黄色的玉米冒着腾腾热气。“玉米是家里种的,我们一回去就用柴火把它们褒熟,还在水里加了冰糖。很好吃的!”推搪中,我们回到了宿舍,老师们都围在一起分享这些香甜的玉米。
我把玉米捧在手上,感受着玉米的温暖,闻着它那甜滋滋的香气,用心掂量着它的重量。玉米已不再是单纯的玉米,它揉进了火的温暖,糖的清甜,掺和了灼热的太阳;揉进了学生的关心。它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中,永远飘香。

飘香的玉米
敞开心扉
碧玉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女生,只与小部分同学交流,大多数时候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的时候,她时常回避他人的目光,漠视他人对她的微笑示意,拒绝参与班级的活动……我知道虽然碧玉总是摆出一副不愿合作的样子,但她的内心是很渴望与我们一同欢笑、一起流汗的。是自卑的心锁禁锢了她隐形的翅膀。于是我决定采用迂回战术打开她的心锁。一有空我就找她聊天。起初碧玉只是趴在桌上一声不吭地听,渐渐地她也插上一两句话。当谈到升学问题时,她显得更健谈了。她认为自己已经决定放弃国内升学,打算移民国后一边打工一边赚钱。想不到在碧玉的内心深处,她已经用自己尚显稚嫩的笔勾勒着自己未来的蓝图。

心扉的开启
经过那次深刻的交谈后,碧玉的心扉开始一点点地敞开了。她开始用目光与他人交流,懂得用微笑回应别人的笑脸,渐渐地投入班级活动。更可喜的是,她开始信赖我们,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与寻求帮助。在懂得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碧玉渐渐地敞开了心扉。
“I will be there”
牛江镇是著名的侨乡,由于某种内在原因,这里的学生一般会在初二初三这段时间移民出国。因此,这里的高中升学率一向偏低。当我听到柏元说他要升高中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一阵惊喜。柏元的思想比其他同学成熟。他觉得没有知识在国外谋生的并不好走。相对于初二、初三就出国的同学,他更偏向于走在国内读完大学后再出国深造的道路。当被问到要考到哪所大学的时候,他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我想到那里学习,因为你们来自那里。”

I will be there
老师的话语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心,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老师的行为会无意间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鞭策他们不断向前;老师的鼓励会化为劲风,承托着学生那理想的翅膀冲向云霄。播种梦想,传递希望,是老师的责任,更是老师的最大快乐。“I’ll be there.”学生的话已经深刻在我心中,成为最大的欣慰。
飘香的玉米,学生的知心交谈,放飞的理想……交集在一起成为一首抒情的歌曲,在我心中永远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