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对康禾镇政府和茶农的访查,我们开始了调查问卷的设计。没想到,这两天的工作,居然让我们这个调研小组的所有组员经历了一次团队的考验。
题目的设计过程——一场辩论
“这道题目,意义不大。”
“怎么不大,这不是我们正想要得到的信息吗?”
“这个现状用访查的资料去描述就好啦。”
“用访查的资料描述的话怎么去统计出多数茶农的想法是什么呢?”
“离题了吧,这个已经不是对康禾茶发展现状的研究内容。”
一位组员刚念出他所设计的题目,其他组员就开始发表不同的意见,连组长都难以很快地做出决策。半小时过去了,这道题目是去是留还无法确定。这样的工作效率,组员们都不禁开始郁闷起来。

选项的设计过程,谁在否定谁
“我是读经济学的,我从来没听过这个名词的,要换个词。”
“你那个词太专业了,茶农怎么能够理解呢?”
“可是用‘太麻烦’这个词就太通俗啦。”
“你为什么那么本本主义呢?”
火药味越来越浓了。有人开始保持沉默,有人还是坚持已见。
调节情绪,继续努力
“今晚不工作了,我们大家找个地方聊聊天放松一下吧。”说完,组长关上了电脑。
“为什么要放松呢,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进度呀。”
“对呀,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进步呀。我们只是各尽情地各抒已见。”
“我们是对事不对人。我们完全是为了这份调研报告呀。”
“我们谁也没往心里去呀。”
“我甚至越来越喜欢这种氛围了。”

原来,大家都已经真正地进入调研的工作状态了。回想一个月前,我们在准备调研的过程中,每次在会上,大一的组员总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思想不成熟而保持沉默不语。现在,一个个组员都成长起来,每个人,都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出问题,学会了陈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都忽略了一个语气的问题。另外,为了追求工作的效率,有时应该学会妥协,学会放弃,而不能因为个人的不理解而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清,浪费时间。
“走吧,义教组的同学已经把凉粉做好了,我们下去吃凉粉,降降火。今晚,一定能把这份问卷搞定。”
走廊又响起一串串笑声,工作室的的紧张气氛已被所有人忘却。欢歌笑语中,绿色行动调研小组又经历过了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