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起你手心间放 温暖你我
今天,我们康禾中心小学六年一班来了一名新同学,她叫缪丽彩。第一次见到她是因为她被五年级的同学排斥和欺负、流着泪跑来我们的办公室。她那清秀但苍白的面孔,天真但失落的眼神,显得无辜又无助,让人看了心酸。
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她曾经是班长,后来因为盗窃同学的财物,同学们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几乎人人皆知,于是大家都开始排斥她,耻笑她,甚至个别同班同学还向班主任扬言:“有她没我,有我没她。”其实,缪丽彩在老师的多次教导后,早已下定决心改过自新,从头开始,但因为同学们的排斥与耻笑,她成天孤独一人,天天几乎以泪洗面,渐渐陷入了自卑的境地,要她重新开始真的很难,我们这些班主任也左右为难——如何才能让同学们重新接受她,让她重拾信心呢?

天真的笑脸让人倍加心酸
后来有老师提议把她暂时调到六年级,看看情况是否会有些许好转,看到缪丽彩如此悲痛无助的神情,我毅然答应了让她加入我们六年一班。。起初缪丽彩还有些担心,执意不去,后来在我们的劝说下她答应了去试试。

我先到班上给认识缪丽彩的同学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一起帮助缪丽彩,接着我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他们大部分都觉得没问题。而且班里恰好有一位同学是缪丽彩的表哥,虽然平时相处较少,但关系还不错,所以能够互相照应一下。但当缪丽彩刚走进教室时,还是有少数同学大声以喊叫表示抗议。我们老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番耐心的教育之后,全班同学都冷静下来,开始接受缪丽彩。缪丽彩小心翼翼地探视着新环境、新同学,但很快又低下了头,一声不吭。放学后,因为在趣味运动会上我们六年一班表现出色,我们决定在班上进行简单的庆功,同时也希望以愉悦融洽的氛围,慢慢地感化缪丽彩。全班同学都开始欣然地接受了这位新同学。回家的时候,我们还看见她表哥跟她一起走,接下来的日子,我相信她将不再孤单。

同学开始接纳她
下午上课前,我到班上去巡察。正在帮忙擦黑板的她见我来了,主动过来打招呼,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她现在的神状跟刚来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看到她如此开心,我心中忽然涌过一股暖流。

看到她如此开心,我心中忽然涌过一股暖流
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谁都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那时候最需要的是宽容与鼓励,而不是排斥与耻笑。就好像是一块伤痕,你期待它痊愈,但它却被人一次次地揭开,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体谅别人,帮助别人。看到曾孤独无助的人,经过我们的努力,恢复了欢声笑语,我们也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愉悦畅快的幸福感觉。

助人也是助己
助人也是助己,为了他人,为了自己,请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的援手。
(又一篇)
茶园山下访茶农 客家阿姨谈期望
今天,终于开始了我们访问茶农的日子。走在乡间小路,我们是异常的兴奋。尽管此时烈日当头,我们调研的热情也丝毫没有削减。
终于来到茶园山脚下的小村落。该访查哪一户的茶农呢?我们在外面徘徊着。
“喝水么?”一位阿姨叫住我们,估计是看见了我们一张张满头大汗的学生脸。
我们停住脚步,往回看。一位阿姨正在戴手套,应该是准备要去农忙了。我们向阿姨问道:”阿姨,你家种茶么?”

在阿姨家
“种,种。来,进来喝茶。”见阿姨如此热情,我们便走了进去,向阿姨介绍道我们是来自广外的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来到河源东源县康禾镇调查康禾茶的现状。
“广州来的呀,我去过广州呀,多远的地方啊,你们辛苦了呀。”阿姨连忙为我们搬来了凳子。客家人果然好客呀。虽然我们跟阿姨再三说明我们只是来问阿姨几个问题,但阿姨却执意要为我们泡茶。盛情难却,喝着清香甘甜的康禾茶,一句“多恰”(多谢)已酝酿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为了配合我们的访查,阿姨暂时放下了收花生的农活。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接着又应我们的请求,摆出了加工茶叶的所有器具,把我们带到了她的茶园。在茶园里,阿姨教会我们如何分辨细叶茶和中叶茶,如何采摘茶叶……

在阿姨家喝茶
从茶园回来,太阳已快下山。回到阿姨家的花生地,我们坚持要帮阿姨收花生。一来是对阿姨的积极配合的感谢,二来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十来个人一起收花生,不到十分钟就大功告成。阿姨笑得乐开了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该与阿姨作别了,我们由衷地向阿姨说:“多谢,多谢。”这是一句必学的客家话,这是一句必定要跟客家人说的话。
阿姨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只希望你们真的能帮我们发展康禾茶。康禾茶要是能发展起来,我们的日子也就好起来了。”
背对夕阳踏上回学校的路上,感觉双肩正担负着一份重量,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