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07三下乡】归校来兮,情怀石望

文字:Sunshine法旅服务队 苑贤力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8-14 点击数: 分享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Sunshine法旅服务队持续11天的阳春石望三下乡活动落下了帷幕。出发前,我们内心对三下乡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意气风发,整装待发;回来后,同样是坐在这里,感受却完全不一样,看着与孩子们的合照,翻阅他们的信件、留言,还有留为纪念的手信……真想再回去与他们相逢,去弥补所留下的遗憾,一个拥抱,一句嘱咐,一声呼唤……11天,漫漫人生路中很短暂的一笔光阴,带给我们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磨精励志,寄教于乐

  三下乡最难忘的就是石望中学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天真无邪、纯真善良。还记得第一天的清晨,我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备课,那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学生在教室等候了,所以他们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勤奋。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大家学习兴趣,我们不仅开设了国学、基础英语、趣味英语、文体课、感恩课和生活百科等课程,而且精心准备了中文写作大赛、Presentation大赛、体育节等竞赛活动,这就夯实了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斗志。和其他的中学生一样,石望的孩子也普遍缺乏自信,他们不是不向往大学,而是不敢去想,认为自己与之无缘,有甚者则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这是令我们“老师”担忧的,“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没有了志向也就真的没有了希望。经商讨后我们便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对不回家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结合他们的实际制定一些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晚上则把家离学校比较近的同学召集起来,以同样的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踏过一条幽深的小路把他们送回家……十天下来,我们不敢说在知识量上教授了学生们多少东西,但在信念上、方法上我相信大家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如梁彩珍同学所说,“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但我知道我学到了什么,感悟了什么。”


我们给学生上的一堂课

倾听民意,为镇献谏

  我们所服务的基地石望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几乎没有工业。由于当地政府经费不足,缺乏资金,渐渐荒废了当地水利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导致了严重的旱情和农业的减产,这成为当地领导所困惑的问题。我队调研组主动请缨,提出要尽心尽责为当地水利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迎着猛烈的骄阳顶着七月盛夏的酷热,走街串巷,拜访农民,倾听民众的心声。长途跋涉,走过一村,访过一庄。我们甚至穿过茫茫的农田,四处寻访劳作于此片土地上的农民。黝黑的皮肤,烫脚的泥地,一个灵魂在此耕作,一个希望在此燃烧。炎炎的烈日照得皮肤滚滚发烫。在这片土地上,一滴普通的水足以让一个希望放飞,让一个梦想实现。据说这里农田的灌溉靠的是从三四百米远的的地方抽水。每家每户都必须具备一台柴油抽水机,这或许没什么,但是你想过没有,昂贵的柴油占据成本的一半以上,再加上泥土的干燥,小管抽来的水很快就渗透到地下。这里的水渠干涸得比火山口还严重。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民,一天几乎被猛烈的骄阳晒足八小时,但一年的劳作下来,也就仅仅能够养家糊口。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民的痛苦。数天的努力,倾听了民声,得出一些有益的数据,为当地政府提供了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能对石望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走访农民

阳光七月,送法下乡

  石望是一个农业镇,农闲的时候很多农民都会外出打工,因而也产生了一些农民工劳动纠纷等问题;留守的儿童不在父母身边,合法权益也面临着一定的侵害。为了对当地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加强法律意识,鼓励并帮助他们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普法宣传组开展了“送法下乡”、“法入校园”等活动。“送法下乡”以开展咨询会的形式,邀请石望镇司法所联合举办。活动过程中队员热情地向当地群众派发普法资料,耐心地聆听他们的遭遇,细心地为他们解说应对的方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法入校园”则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通过讲授、问答等环节向学生们介绍基本常用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法之本义乃维持,作为当今法学学子,就应该用我们的知识教他们如何做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普法的意义也正在于此,通过普法我们也看到了公正失衡、法律缺失的一面。就好像雪白的纸上沾染了无法退却的污点,无比沉重,我们的责任也更重大了。法律,只有用良知支撑,才不会偏离轨道,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知识帮助他们。


特别的咨询者——敬老院一位失聪的老人

临行告别,依依不舍

  曾经一直以为,我们是坚强的,是无泪的男儿,是不会轻易流泪的女生,现在才明白那是因为自己的心灵被打动的太少。石望的十天,有多少次留下了眼泪,朦胧了视线,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临行的时候,一些学生过来为我们送行,还有一些学生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敢面送,通过书信、电话的方式告别,听着他们颤抖的声音,看着她们红肿的眼睛,我们心痛如绞。但我们还是安慰她们,虽然知道无济于事。文彩泣不成声,豪豪侧身掩面拭泪……此情此景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车最终还是开动了,我们只能站在车上无奈地回头凝视她们,我们想再次看看这些纯真可爱的面孔……我们无法准确地体会到他们的悲痛,肯定有甚于我们。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时间就是这样的冷酷……


说好了不哭,可还是……

  “三下乡”是一条道路,让我们走向农村,贴近生活,聆听离城市遥远的声音;“三下乡”是生命中一次不可多得的体验,让我们感受生命,体会生活,陶冶一种熟悉而陌生的纯朴之风;“三下乡”是一次成长的仪式,让我们重新定义使命,更加深刻地理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