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橄榄绿之歌】今年首开救护训练 二营新生新体验

文字:刘佳 孙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9-1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9月9日下午,酷日当头。在被阳光烤得灼热的操场上,二营的新生们正在认真地听着几位教官讲解;地上,是一排崭新的担架、医药箱和一卷卷的纱布,还有一个被包扎得像木乃伊的教官。新生们正在进行救护训练。


教官在示范包扎动作

  据悉,这是07年新生军训新开的三大项目之一——救护训练,也是广外新生第一次接受该项训练。
 
日常救护,贴近生活              
 
  今年新开的救护训练包括两大项目:包扎和搬运。包扎又分为头部受伤包扎,四肢创伤包扎和手臂、手肘骨折固定。从教官们的解说中可以看出,今年的救护训练更加贴近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宿舍的有些桌椅有尖锐的角,有时不小心头碰得受伤流血了,这时候大家要记得这样做……”、“男孩子比较喜欢打球,如果你同学在打球时候不小心摔到手,要记得把他的手……”“手部被开水烫伤的话,用纱布这样缠上去……”只见一个教官扮成伤者,一个教官作为救护人员,在全营同学面前用纱布做示范。


搬运伤员的示范动作

  “第一,头部受伤:用纱布横卷三圈,打个折,竖着转三至四圈,不要绑在耳朵后面,要在耳前……”一位教官一边为伤者包扎,一边用扩音器解说,三下五除二,对伤者的临时急救包扎便完成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教官头部被绑得像个棉线球,都笑了起来,笑到一半,又为教官精湛而快速的“功夫”惊叹不已,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教官们又示范了手脚骨折的包扎。从发现受伤人员、拆开医用骨折板、包扎,到最后用纱布固定,1分14秒!“只有快速,才能及时救助伤员,防止伤势加剧。”教官强调道。


教官学生齐“上阵”

  根据二营营长王学波介绍,本次救护训练主要教授两大方面的救护知识——一包扎伤员方面和搬运伤员方面。包扎伤员方面包括头部、手部、前臂和足部的包扎四个方面;搬运伤员方面则主要训练担架的使用方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还会增加更多的救护演练以及消防演练。 ” 营长说道,“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救护知识之后,便能很好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新鲜尝试,好玩+实用 
 
  下午恰逢学校四团的师兄师姐们来看望新生,一位师姐现场看了教官们的表演后惊呼“真好玩!”,还连连感叹06届的军训没有教授这么有用的技能。
 
  联谊结束后,同学们马上整理着装,继续实际救护技能的操练。先由五连开始。排长们用较慢的动作再次给同学们演示了一次。 教官示范完毕,同学们便得亲自“上阵”,三五成群,互相包扎伤口、使用担架,忙得不亦乐乎。


同学们轮流给队员包扎

  “这种日常的救护训练平时没有学习过……” 三排的欧阳同学看着被自己包裹成“木乃伊”状的同伴忍俊不禁。他和几位同学轮流着给对方包扎,因为是“新手”,一共花了快五分钟才包好,而且包得比较松散,兄弟们看着对方的头部被自己包成一团的“杰作”,都忍不住互相取笑起来。他们表示,以前只是学习过一些做人工呼吸之类的特殊救助,这次的训练很实用。

  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学习、交流,一时间,环绕的纱布和翠绿的军装交相辉映,一派热闹纷呈。应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一位男生“被迫”被架上担架,系上安全带,由四位男生抬着绕地而行,他既紧张又不好意思的表情也引起同学们不止的笑声。


同学们体验如何搬运“伤员”

  三排的张教官告诉记者,同学们很认真地练习,他对此很满意,“学习救护知识真的很有用,这样在打球的时候受伤也知道该怎么办了。”正在练习头部包扎的梁同学和朱同学兴奋地说。朱同学表示对救助真正受伤的同学很有信心。四排的蔡教官也表示通过认真练习,同学们学得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