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经贸学院讯 经贸学院刘力教授申报的“污染产业转移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空间协同效应研究”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经费达22万元。刘力教授是北方人,亲切大方,笑声爽朗,一下子改变了记者脑海里对教授,特别是搞科研的教授严肃形象的猜想。执着,是她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刘力教授与记者Face to Face
背负着责任,才会有毅力坚持到底,有能力克服困难,有潜力突破创新
记:刘教授,您好!首先恭喜您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您是我校第二个获得此项基金的教授,实现了经贸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上的零突破。
刘:谢谢。
记:您从事这方面研究多久了?
刘:十几年了。以前侧重理论研究,现在更关注现实。
记:您为什么选择“污染产业转移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空间协调效应”作为研究课题呢?
刘:首先,我主要从事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科研动态。同时,我们政府也出台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所以我就找了既能和政策吻合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契合点,从而确定了我的研究课题。
记:您在研究中曾经遇到过困难吗?
刘:肯定有的。拿到项目之前要思考怎么拿,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拿到项目之后,要考虑怎么做下来,技术路线是否可行。其次,找相关数据指标也很困难,有时候需要通过间接方式获得。总之要动脑筋,想办法,找渠道。
记: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什么是你坚持下来的动力?
刘:嗯,兴趣是天生的,但是后天责任很重要。一旦你走向工作,责任就很重要。你要承担起对生活、对工作的责任,全身心地去做。同时带着责任去完成一件任务,你会感到快乐。只要执着地去做总会成功。我做的这个项目,报了四五年才申请下来。
记:您很执着。
刘:搞科研的肯定是要执着的。人不执着,顶多评价为一个好人,但不会有高的成就,勤奋了才会出成果。

刘力教授侃侃而谈
值得去做的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晚。重要的是你的态度。
记:老师您上学的年代有什么经历吗?
刘:我们那个年代比较单纯,压力没那么大,心思都很简单。读读书,玩一玩,很平淡。比较活跃的就是学生会组织一些交谊舞会,球赛等等。
记:那您觉得大学有什么事必须做的吗?比如谈一次恋爱,看一本名著等等。
刘:呵呵,我认为没有在大学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比如恋爱,什么时候谈都无妨。顺其自然吧,时机成熟了就可以。值得去做的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晚。重要的是你的态度。
记:您对我们这一代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刘:独生子女很自我,很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力很强,做事也很有效率。我女儿也是这样。如果他们能学会协调合作,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
另外,我觉得现在大学生过于急功近利了。大家想在四年中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这是很难实现的。踏踏实实地学习,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是有好处的。大学除了学习,还要培养生活情趣,但要注意节制。这就要求大家合理安排时间了,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每天按着计划做事,效率高,心情也会好。
记:您愿意谈谈您的家庭吗?
刘:其实很简单,很平淡的。我丈夫和我是大学同学,都是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的,女儿今年上高一。三个人常常各干各的,但是也相互理解和支持。
记:相信您这次成功申报项目的功劳,也有家庭的支持在里面。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