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段广外路,一生广外情。为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以及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增进感情, 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联合推出【校友风采】栏目,深度报道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精神,秉持“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的优秀校友风采,共同学习其事迹,感悟其情怀,传承其精神。
本期推出扎根汶川,架起粤川“友谊之桥”的校友梁杏媚。
她,广东佛山人,2010年毕业于我校英文学院。她,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心中埋下“到灾区去”的种子,到两年后奔赴汶川重建,直至如今作为汶川县水磨镇副镇长扎根于这片土地,她和无数曾经援建汶川的人一起,把最美的芳华献给了这里。离开1300公里外家乡的背后,是这位80后校友的“川粤十年”深情。这一路的艰辛不易,她用“坚持”为我们呈现大爱。她,就是“感动广佛 城市榜样”2018年度城市推动力人物---扎根汶川,架起粤川“友谊之桥”的梁杏媚。
这是怎样一种情怀,一个女孩子,能够用八年的时间,把个人命运和汶川重建结合在一起,见证了汶川的新生?“选择要考虑的东西也很多,过来肯定有青春热血,有些人觉得适合,有些人觉得不适合,人生不断取舍,有舍必有得,决定了就去做就对了。”这,便是梁杏媚简单却深刻的回答。
梁杏媚
时间回到2006年,毕业于佛山南海石门中学的梁杏媚,以广东省外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我校。当年,她的愿望还是毕业后从事外语相关工作。而2008年发生的那场汶川大地震,改变了她。“当时第一反应是很震惊,很心痛,很想到现场去做些什么。”地震发生后,广东对口援建汶川,梁杏媚一直在跟踪相关报道。汶川,变成了梁杏媚的一个牵挂。2010年,得知广东团省委组织招募汶川援建志愿者,即将毕业的梁杏媚二话不说,放弃本来已经找好的北京某航空公司的工作,毅然加入了广东"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行列,“工作以后还可以再找,这样的机会却可遇不可求。”之后,一切都顺理成章,她拖着行李箱,告别了父母家乡,来到了汶川。
“我来这里是个偶然,但是我留在这里是命运的必然。”转眼间,梁杏媚从当年的志愿者成长为水磨镇的副镇长,她见证了这座小镇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从当初的参与援建,到如今推动精准扶贫,汶川已经成为了梁杏媚的第二故乡。八年前刚到汶川的场景,深深地烙在梁杏媚的心里。那天,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坐在开往汶川县城的车上,看着满目疮痍的山体,残留的滑坡落石,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但也让她更坚定自己的选择,“我来对了”。
在汶川的援建日子,按梁杏媚的话说,“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广东援建者一起忙进忙出,看着一栋栋坚固的楼房拔地而起……那个时候,广东援建组已在汶川工作了两年,援建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梁杏媚和她的伙伴们直接被派到了援建指挥部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援建干部,“这些人,在广东有自己的家、有稳定的工作,却冒着危险过来参与建设,甚至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而我为什么不能再多做一些?”而这一留,就是8年。从23岁到现在,梁杏媚选择将自己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汶川。“但其实,我从来没给自己在汶川的时间设限,都是边做边看,没有想过离开,也没有想过自己要留多久。”梁杏媚笑着说。
汶川地震遗迹
从起初听不懂四川方言,到如今能讲一口流利的四川话,梁杏媚已克服了地域差异,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她不仅逐步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还完成了从志愿者到基层公务员,再到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基层工作琐碎繁杂,梁杏媚拿出了广东人的实干拼劲,给自己订下了目标,“要么不做,否则就做到最好”。结束"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后,2013年,汶川在广东成立了办事处,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梁杏媚被派去广州工作了两年,从事汶川文化旅游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随后,梁杏媚回到汶川,在各个基层单位辗转,生活被工作填得满满当当。
2016年,梁杏媚被调到水磨镇担任副镇长,主要分管精准扶贫。在基层工作的日子里,梁杏媚基本上是“5+2、白+黑”,没有休过年假和探亲假。如今,在汶川,工作之余,梁杏媚常常会去街头转转,一边走一边思考。“关于水磨镇,下一步它的产业转型、旅游发展,我又能够做些什么?”“基层工作是多而杂的,要和群众打交道,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迫切需要学习。”梁杏媚说。
梁杏媚与当地群众交流
这一路走来,善良淳朴的当地人给了梁杏媚很大的鼓励。“还在做志愿者的时候,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两个没认识多久的同事守了我一整晚,让我十分感动。”梁杏媚回忆道。另一件小事也让她难以忘怀。“同事知道我吃不惯太油的川菜,专门给我做适合我口味的菜。”梁杏媚说,“很难说去列举一些人一些事,在这里我收获了太多的关心。”
与一座城市共同成长,梁杏媚点滴的变化,也让远在1300公里以外的父母从当初的不理解到如今的支持。“国家和父母培养了我,还是想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事情。”在朋友圈,梁杏媚会分享这样的感悟。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近70名佛山援建者纷纷而至,重走援建路。而水磨镇,正是当年佛山对口援建的小镇。
让这批援建者感到欣慰的是,2017年,汶川县水磨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从工业重镇成功转型为康养旅游景区,水磨镇有了自己的“新名片”。汶川地震后,广东省佛山市对口援建水磨镇,没有简单地为建而建,而是规划将其打造成为透视厚重的南粤新元素,独具羌族特色的旅游小镇。
“汶川水磨行”合照
“原来的水磨镇工业污染较重,经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梁杏媚回忆道,经过佛山援建,水磨镇找到了自身的发展定位,实现从工业重镇到旅游小镇的转变。地震前,水磨镇有63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到处浓烟滚滚。至今,水磨古镇重建了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以及飞鸿广场上的黄飞鸿塑像,寿溪河上的禅城桥、南海桥,望羌城、禅寿老街牌坊等。如今,水磨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汶川县水磨镇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区。
“经过两年来的工作,水磨镇从起初的244户贫困户,减少到目前的34户,并计划今年全部脱贫。”梁杏媚说。她也常常到田间地头,跟贫困户聊聊如何脱贫致富。
“汶川特色新城”水磨镇
如今,梁杏媚已经在汶川当地成家,和丈夫一起扎根在那片土地,为基层事业奋斗,她担任副镇长的水磨镇也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目前,梁杏媚分管的精准扶贫项目已经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今年计划进行国家验收。“现在所做的事情让我感到很充足,希望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可以放心,希望可以有更多个10年见证这里人民的幸福生活。”梁杏媚说。
在2018年7月21日下午,由广外佛山校友会特约呈献的“与梁杏媚对话:青春的选择——我们、她们和这个新时代“交流会中,梁杏媚道出了自己选择和坚持的初衷,并强调要“选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择”。
“青春的选择”合照
正如颁奖词所写道:“你为汶川选择,铭记该铭记的,改变能改变的。你所选择的,决定你翱翔的命运;你所铭记的,决定你奋斗的方向;你所改变的,决定你创造的幸福。你是穿越粤川的“领头雁”,你是让梦想发光的新传奇”。梁杏媚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为汶川的未来选择;她用行动展现坚持,用一颗大爱之心架起粤川“友谊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