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三问艺术选修

文字:陈亚钦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01-04 点击数:
同学们在听《梁祝》时的那种深远的眼神;在美术课上的旺盛的渴求,总能让人想起许多东西。诸如,艺术选修为了什么?知识与素质的关系、现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潮流等等。令人兴奋不已的是,校园里已经明显地弥漫着对艺术的深层的领悟的气息了。又或许,我们的疑问还停留在意味深长而又似乎不值一提的起点上:为什么要关注艺术选修?于是,有关它的思考,就从此次的调查中荡漾开了…… 为什么要定为限选课? 在2000年,学校就对全校性艺术类选修课做了明确规定:在校本科生,须修满2个艺术学分(也就是选报一门课程,期末考核及格),方准予毕业。艺术类选修课从此便作为限选课程出现。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门课非选不可呢? 笔者为此采访了交流学院艺术教研室的李于昆老师。作为全校性艺术类选修课的主要负责人,他解释说,学校将艺术类选修课改为限选课程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在校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精神。经济的开放必然带来文化的开放,人才的社会需求倾向于综合型,专业知识下的人文精神更是当代社会和企业家们看重的素质之一。众多高校已意识到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纷纷开设了艺术课,如暨大、华工、华农等,而且这些院校有的已成立艺术学院或艺术系,招收艺术类的本科生,目前中大的艺术系也在积极的筹建之中。我校要向涉外型综合性大学过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更要迎头赶上。 他还讲到了一个事例,李岚清有一次接见香港的企业界人士,问他们吸纳人才的理念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除了招收在传统项目(如财经、金融、管理等)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学生外,还特别重视吸纳艺术类学生。实践证明,艺术类学生在商业活动中显现出独特的热情与活力,为公司赢得了格外的利润。 采访过程中,李老师有一句话,是对限选的最好解释:艺术的本质是创造。艺术在给人以审美愉悦的同时,更给人带来强烈的创造意识,艺术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发扬。如他所言:"我们并非旨在培养艺术家,只要学生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而有所抬升,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然,限选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艺术的魅力,还是让大部分同学接受了这类选修课。曾经问过经贸学院一位姓卢的同学:"如果不是限选课,你还会选艺术类课程吗?"他回答:"会的。"当我用类似的问题问其他的同学时,得到的几乎都是同样坚定的回答。 "我衷心希望艺术选修课能给同学们带来快乐!"李老师的希望何尝不是大家的希望呢? 资源设置情况如何? 在许多同学的记忆里,也许还留有2001-2002学年度全校性艺术类选修课报名时那条从三教的小房间蜿蜒至校侧门的"巨龙"的影子。姑且放下对这种状况的评论,去关注一下选修课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情况。 据了解,本学期艺术选修课有12门,其中音乐类10门,美术类2门,分别由交流学院的7位老师任教。今年选报艺术选修课的学生有1400余人,人数已经分流到各个不同的科目。虽然课时设置是每周2课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1400:7这个比例中看出一点失衡。 学校为艺术类设了4个专用课室(其中一个是这个学期才建成的),配有钢琴、影碟机、音箱、电视,石膏像等专用设备。其中钢琴有10台(可供学生使用的有7台)。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音乐课室的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二教324室的影碟配套就时有毛病,美术教室过于狭小,一些艺术专用器材也急需添置和更换等。 资源问题,怎样才得以解决呢?添加硬件需要经费,经费拨出需要政策倾斜,政策倾斜需要制度完善。 在感叹1400热情的学生和脆弱的资源间的不协调的同时,应当看到,艺术选修课背后还有一块喜人的人文沃土--各类艺术社团,如绿洲音协、电影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争奇斗艳。它们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深入的影响,像电影协会的人数已超过90人。艺术有很大的兼容性,我们也就从社团的丰富活动和同学们的执着追求中感受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精神不死,一切皆有可能。 要明白,我们要的不是凄美,而是欣欣向荣之美。 何时能设为专业课? 从李于昆老师的的话里得知,我校的艺术选修课有着优良的传统。两校合并后,历届领导,特别是现任校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将艺术选修课定为通识选修课,性质为限选。 二, 将艺术教研室作为系级单位建构,理顺艺术教学关系。 三, 对师资方面的考虑和重视程度增加。 有了这样一个基础,那么在广东这块经济迅速发展,多元文化互相碰撞的热土下,艺术选修课在我校能够转型成为专业课吗? 如果能,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要完善广外大的涉外,综合和多科性的重点大学特色,探索增设艺术专业的途径,在当前的形势下,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艺术选修课转型的困难,首先在于怎样把课程设置得更科学化,即在针对广外大学生的需求层面上,把课程进一步规范分类,如欣赏归一类,技能教育归一类,创作归一类。同时拓展艺术课的空间,加入电影课和戏剧课等。其次,在探索设立艺术专业的过程中,要广泛招纳贤才,壮大师资队伍,以及不断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 虽然艺术选修课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热爱,但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艺术教学质量,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同时,怎样在现有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既可以设立艺术专业,又体现广外大办学特色的途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尽管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小,但李老师还是坚信,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完成上述任务。 到这里,又得用上一句老套,可深含哲理的话: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有努力,再加上我们对艺术的执着,还有什么值得悲观的呢? 艺术的光环,是否在当今科技创新和商业盛行的斑斓色彩下显得模糊与黯淡了?我们无需再回答一次。完成在新形势下对艺术的再认识,已经不是单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事情。它甚至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影响教育理念的思考高度。 (校报记者 陈亚钦/文 许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