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梁嘉仪 许可/文 许可/图) 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必然决定了她的上层建筑,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的文化也相应进入了市场操作阶段,“畅销书”这一名词应运而生。然而,何谓“畅销”?过分强调“畅销”又会否导致“媚俗”?在2日晚交流人文系列讲座“畅销书面面观”上,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李运抟教授会给你答案。 [img]qczx/cxs1.jpg[/img] [img]qczx/cxs2.jpg[/img] “畅销”就是“卖得好” 这不是废话。 首先,“卖得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读者众多,一是读者自愿购买。因此,某些印刷量大的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畅销”。其次,从时间上分类,“卖得好”可以分为一时的“卖得好”和长久的“卖得好”。前者是有历史局限的,而后者才是真正的体现了书的价值。如流传千古的《唐诗三百首》、历久不衰的莎士比亚作品,当在此列。 要想一部作品成为“畅销书”,作者在创作时就必须考虑读者、考虑市场,也就是说,作者在创作之初就要有“畅销”的意识。“读者是‘上帝’,但‘上帝’有时是高明的,有时是平庸的。这就需要作者对读者作出分解,对读者的审美能力作出分析,注意读者层次的不同,以及某一层次的读者占人口的比例如何。”李教授如是说。另外,“考虑市场”是指要考虑某一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这一点不难理解,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经典”在今天不再是经典就是最好的例证了。另外,在创作完成之后,媒体的宣传介绍以及不同的出版制度、销售渠道,都对作品的是否“畅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化≠媚俗 李教授指出,很多市场上热销的“畅销书”往往在极具权威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榜上无名,这就说明了行家对“畅销书”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任何一个作家都应希望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以实现其价值,但完全为迎合读者的口味而创作,则显得媚俗。如何使“畅销”既适应市场需求,又不落庸俗?一个国家的“畅销书”往往代表了该国国民的欣赏水平和他们关心问题的所在,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畅销书”自身的价值。 一本书的价值判断应该看它在什么层次、什么文化圈子里走俏。“畅销书”的好坏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判断:可读性强;语言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的生活、经验、情感,能唤起人们的想象与共鸣;题材本身的热点性。面对一本“畅销书”,我们能从它畅销的原因、程度、范围等不同方面去分析,就能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了。 李教授最后指出,作为大学生,欣赏口味应该多样化,专业书籍要读,专业外的书籍也要读;经典要读,引起关注的“畅销书”也要读。只有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充实自己的知识架构,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也算是为自己以后的“畅销”做准备吧? [img]qczx/cxs3.jpg[/img] [img]qczx/cxs4.jpg[/img] 李运抟,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硕导,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导.中国小说协会理事,主要专著有《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历程》《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等五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