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教师测评之我见

文字:李云裳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06-18 点击数: 分享至:

  (评论员 Stella)半年一度的教学测评又来了。其实测评,就是学生在一张电脑涂卡上对任课老师的各方面的教学水平填“优良中差”而已。但别小看这张小小的涂卡,也确实多多少少会对老师们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虽说学生的意见不具备决定性的影响力,但也是一个学期对老师教学水平的为数不多的意见反馈。作为学生总也会希望自己的意见会带来“教”与“学”双方的进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校园内较少有的学生兴奋,老师紧张的时候。

  然而,这种教学测评无论从方式还是效果上似乎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方面,学生总觉得学校对自己的意见还不够重视。首先,一个学期才那么一次测评是不够的,况且测评还是在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而不少科目都是一个学期的学时。既然到下学期不会是同一个老师授课,那么就算这位老师的教学有所改进也与自己没多大关联了。于是在不那么关乎切身利益的情况下,还能指望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测评有多大热情?其次,仅靠一张涂卡对老师的师德,教学质量等选个“优良中差”到底能反映多少问题?如果选“优”,那优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差”又应该怎么改?学生对课程和老师的建议一张简单的涂卡能反映多少?再次,涂卡上的选项:优、良、中、可、差的设立也不太被学生认可。“中”和“可”的分别有多大?既然对老师的满意度可分为“优”和“良”,那为什么不满意度只有一个“差”?另外,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清楚测评的结果和受重视程度,这样学生很可能地对其效果寄予过高的期望,当下学期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达不到预期效果时,无疑又会打击学生对测评的信心。

    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教师对这种测评的意义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虽说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但学生的意见只应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重视,而不应将其影响过分夸大。毕竟大学不同于“新东方”这种专修学校。“新东方”完全可以用学生“打分制”来决定是否调任老师,那是因为学生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课程。而在大学里学生总会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在这些课堂上教师很难在传授切合该门课程知识的同时迎合学生的口味。如果学生只凭自己的喜好对老师评分,那难免会对教某些课程的老师不公平。而这时候,如果学校对教学水平测评定下过于笼统硬性的要求而忽略这些不能用打分一概而论的情况,便无疑在客观上鼓励教师一味迎合学生口味而不顾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长期以往,将十分不利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实就像所有政策一样,教学测评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也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首先,“教”与“学”双方都需要一个能够充分扮演好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和监督的角色,创造更多更好的沟通渠道。在充分重视反馈意见的同时把握好测评的定位,重视学生的意见不应流于形式,也要避免一味只看测评的表面结果,否则不但无助于对教学工作的改进,更会打击学生的对测评的信心和教师的士气。其次,教师和学生对于测评应该摆正心态。教师不能认为一些测评结果有失公允就全盘否认测评的意义,学生也不能因为教学水平得不到及时改进而对测评失去信心。要知道,任何一项政策都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测评只是为学校,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一种方向,一种引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和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多沟通多交流才能使教学工作出现令人满意的局面,进而才能达到学校,学生,老师“三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