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按照美的规律 体现广外特色 ——交流学院院长於贤德谈校园文化建设

文字:温明珠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11-09 点击数: 分享至:

学校近年来十分关注校园文化建设,从已退休的老领导、老教授到现领导、老师们,从已毕业校友到初入校园的新生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愿,思考着广外的校园文化,探索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子。笔者为此采访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院长於贤德老师,作为一名到广外不足一年的教授,他的见解或许可以穿越“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的薄雾。

於院长非常谦虚,他说自己来到广外的时间还不长,对学校的多方面缺乏深入的了解,既有新来者的新鲜感,也会有知之不深的肤浅。不过笔者认为正因为如此,他的见解可能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同时於院长在美学上的建树使他的看法更有专业的深度。

站在美学的角度,於院长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因为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审美文化特性。我们谈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出发,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很多借鉴和启迪。同时,作为高等学校,与普通中小学不一样,那么校园文化就应该有更多的品位,更深的内涵。因此,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设校园的环境、学校的形象,从审美的高度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就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值得重视的问题。例如,校园环境还可以做得更美好。我们学校处在白云山下,如何运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借景”的手法,借白云山的秀美景色,把校外、校内的美景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更多的考虑。有些细节上可以做得更加精细,如校门的造型就显得很一般化,没有体现学校的特色。又如,校徽应更好地显示出我校的文化、个性和办学理念。校徽的构图用汉语拼音“W”来表示“外语外贸”的含义,但这里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呢?校训凝聚了学校的理念和办学目标,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表现,国内外许多大学都把校训纳入校徽当中,我们学校也可以借鉴,同时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思考校徽的美。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核心这个问题上,於院长认为校园文化的落脚点应该是人格塑造,这就是说要通过具体形象,给我们的同学以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格。校园文化强调培养人文素养,这应该是贯串始终的一条红线。没有这一点,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就有可能会流于形式。通过美好的环境、良好的学校总体形象和人的生动活泼活动去感染人,让每一个生活在广外校园的人感受美,领悟美,用美来优化、净化我们的心灵。

於院长还谈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校园文化须体现我校涉外型大学的特色。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基础,发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弘扬民族美好传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作为涉外型大学,广外应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大胆的魄力去吸收外国文化,并此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我们要进一步发扬人文科学方面的优势资源,把那些与我们的专业有关的优秀的外国文化在我们的校园表现出来,因为这些优秀的外来文化应该是全人类的共用精神财富,同时多培养科技意识。在气质风度上,我们可以更加洋派些,更加开放些。男生可以要求有绅士风度,女生则要求有淑女气质。涉外型大学应形成与中大、华工等高校不一样的特点,应该在校园文化中呈现出其它大学无法取代的精神、个性。

於院长主要从美学的角度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方向,做了深入简出的讲解,为我们对校园文化的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人物介绍:於贤德,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2003年1月到广外工作。曾在浙大工作7年,汕大工作9年,在美学、文艺学等方面颇有建树,出版过《景观美》、《民族审美心理学》、《城市美学》、《申论审美文化研究》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