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眼中的校园文化]各自各精彩

文字:韦斯琳 见习记者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11-14 点击数: 分享至:

      一直以来,人文气息的缺乏被认为是广外校园文化的软肋所在,学生普遍感到学术气氛的淡薄,求学目的的功利化,中文水平程度不高,校园文学难成气候,影响不大。然而,何为人文气息?

      季慕林曾说过,一间大学的人文气息乃是学生思想底蕴的外延折射,但我们很多时候都把人文气息等同于一些象征性的东西。我们说北大人文气息底蕴丰厚时,常常想到的是它著名的图书馆,朱自清夜吟的荷塘,蔡元培、陈寅恪的旧居和未名湖,我们会想象哲学系的学生倚在长春藤蔓延的年代久远的长廊上看《罗马盛衰史》,我们印象中的剑桥和牛津甚至每一条红砖路上都有弥尔顿或卡莱尔的足迹。。。。。。殊不知这些被烙上明显人文气息的形象,其实只是对古老学院派传统的怀旧,对学术非功利化的时代的向往以及对百年名校声望的景仰。此外,人文气息并非一朝一夕即可一蹴而就,它需要细水长流,一脉相承,一间年轻而有活力的大学,若摆出学院派的老气横秋,进行盲目的摹仿,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最终失去自己的个性与锋芒。我们应当另辟蹊径,致力于开放、求新、活跃等独特校园文化的培养,本色所在,才是精彩所在。

      笔者曾看过某报用“骨子里的洋派”来评述我校,广外作为一间涉外型大学,其校园文化的特色在于多元化,颇有美国西海岸新式大学的风范。因为年轻,我们没有太多因循守旧的陈腐学术观念,学生接收新风尚的程度比其他高校要高,态度更宽容,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翻陈出新,并不逊色于学术讲座,对外交流活动频繁,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新理念;因为有活力,学校鼓励学生发挥才能,展示个性与自我,只要你有足够的才情,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施展拳脚的一方天地。在这种活跃、积极的氛围所熏陶出的学子,理所当然地张扬而不张狂,自信而不自负。总而言之,我们的校园文化特色在于开放创新,而非深沉内敛。若遵循这方面的优势继续发展,其效果必定强于苛求以上提及那种模式化的人文气息。

      最后,笔者想到林语堂在一篇小品文中提及的欧美名校:牛津之烟斗文化、剑桥之拍肩礼节、耶鲁之喜着蓝衣,还有哈佛之白眼(以其学生自视甚高,遇人多有不屑故),当然,这些只是趣谈,但只要我们作好自己,亮出本色,致力于独特校园文化的推动,必会如北大的兼容并包,复旦的海派风度,中大的含蓄内敛一般,不但各自各精彩,而且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