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眼中的校园文化]底蕴、人文和广外校园文化

文字:徐莹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11-13 点击数: 分享至:

什么是文化?

这个不好说。可是我知道,当你遭遇一种文化时,你会屏息静气、心潮澎湃;你会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所击中,有一种因子开始在你的血液里流动,你感动莫名!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其厚重自不必说,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如此包罗万象的景观,我们即使从中仅取其一粟,都要惨淡经营才能承载其重,也才能无愧于它赋予我们的丰富及独一。

在这里,我要说的就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大学的基本,是一个大学的精神,是大学人不可或缺的要素。事实上,我们需要校园文化的程度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

    广外,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是一所涉外型大学、一所仅有几十年校龄的年轻的大学。这些特点使得广外的文化氛围自觉地形成一种定位:讲求实效、思维活跃……我们可以为之骄傲。但是显然单凭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得承认,不仅旁人,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这其中缺少了些什么。一所大学得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文化。当走在这所大学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看到谁在胸前挂着牌子书云:“我代表文化”,我们仅从一个人仰望蓝天的姿态就可以看到整个人群的精神思考,感受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有真正内涵的文化。

在广外表象繁荣的文化中,似乎缺少了一种底蕴,于是导致了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出现。我们,不是别人,就是我们学生自己,缺少一种追求内涵的精神。借用一句偏激的话说:“没有相似的文化底蕴,偏要模仿那种使自己气短的形式,这其中,除了洋奴情结,还有什么?”当然,我们得看到,有那么多人在抱怨文化底蕴不足、学术气氛欠缺、人文精神有待增强的同时,并不见得广外就真的是多么缺少这些氛围和精神,而是体现了我们对它们的追求,说明我们多么需要它们。

但是我们往往一边感叹校园文化的缺失,一边自顾自地浮躁着:懒懒地陷于此种表象繁荣而浮于层面的氛围里,不做任何努力,指望哪天学校突然变得像苏格拉底的讲堂,一切东西都光芒四射。要做到那样需要怎样的感染力?难以计算,但确定的是,这需要时间。但是时间不是借口,没有自觉的行动,再多的时间沉淀都不能填补物质精神的空白。我们不能翘首以待袖手旁观,我们要投入到当中去,不能逃避这个责任。没有人的参与,文化是空谈,人文精神更无从谈起。

“像上帝一样思考,安静下来!”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地追求一些底蕴的东西。只有建立在深厚的底蕴上的东西才能支撑那些繁荣和感染力。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召开,学校拟订校园文化建设纲要,给我们定义了广外特色的校园文化,让我们有了明确目标和行动指南,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仍然是那句话,惨淡经营非常必要,注意底蕴的东西,行动起来!

文化本来是一种自然天成的东西,要如此苦心,到底有些别扭。但是与其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浮躁的风气,不如自觉地构建一种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况且,即使是北大,当初也因有蔡元培的大力提倡“兼容并包”才渐渐有了其今日的风采。所以我们有意识自觉地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广外特色的校园文化时,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