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哲学与人生
时 间:11月27日(周四)14:30
地 点: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一楼)
主讲人:孔晓明 (副教授)
尼采与文明之间的决战早已结束了,如今,这位导致西方文化“灾难”的哲学家出现在他极其鄙视的宁静氛围中。
“我在本质上是一名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这位试图摧毁所有清规戒律、并企图重估一切价值的非道德主义者,同时是一位非凡的诗人,一位对浪漫主义说尽尖刻言语的真正浪漫主义者。德国的批评家们把海涅对席勒的描述用于尼采:“由于他,思想庆贺它的狂欢。冠有葡萄叶的抽象概念挥动其神杖,酒徒般地舞蹈,他们是陶醉的映像。”
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梦幻的价值,其中现代思想的对立面因强烈的情感而悸动,在一种不幸毫无结果的混乱的争斗中相撞击而破碎。
事实上,尼采与其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倒不如说是一个狂迷者和直观者,他几乎从来不想清除自己的自相矛盾。他天生是启蒙者,而启蒙者往往不作自证。我们必须面对的不是一个解释某种体系的思想家,而是施行一场革命的先知。
尼采给西方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人的虚荣、伪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暴露出来,让人无地自容。在尼采面前,你无处躲藏,你只能面对自己的权力意志——这个被掩盖已久、被压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东西,无论你去极力地否认它还是勇敢地肯定它,你都会感到内心的震颤,这就是尼采哲学的威力所在。
“他不是人类中的一员”,尼采在描述他的先驱叔本华时这样写道。现在看来,这句话恰恰描述了他自己。他把那些辱骂攻击过往文明史的小册子看作是一种解放的方式,尽管是一种不幸的解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