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人生目标高远,进退有度,柔中有刚。”;“在商业化气息几乎弥漫中国各领域的年代中,她的苦读看似笨愚,实则志在高远。”这是中国首位(唯一)“菲利普·科特勒国际营销贡献奖”获得者、杨晓燕院长的博士生导师卢泰宏教授对杨院长的评价。正是凭着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杨院长才能在学术领域屡创高峰。
在“三八”节前夕,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了我校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女性消费研究专家杨晓燕博士。

杨晓燕院长特写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院长,您在继《行销体育——综合篇》(2003年出版)之后又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女性消费行为理论解秘》的专业著作,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吗?
杨院长(以下简称杨):这本书重点放在女性消费行为的基本解释上,即试图建立“为什么”的理论解释框架并可供推测。既以“自我概念”为基本的研究构念,得出了女性消费者的5F原型结实模型,其五维度是: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现在消费者的信息数量巨大而复杂多变,如果在表层做研究只能获得局部的,暂时的结果,更加上消费者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所以从心理切入,追求更深层面稳定的研究结果具有更高的价值。
记:您希望您的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学到些什么呢?
杨: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在我读博士的时候,这些方面的书籍还不多,给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我希望为以后学习的人提供便利。女性消费者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女性是值得商家花大力气关注的一个群体。女性在家庭中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她对整个家庭的消费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消费。
记:我们知道从市场学的角度来讲,尤其是对消费者行为角度的女性研究,中国学术界在这方面还是空白,所以您的这本书是可以称作中国女性消费研究进程中值得一提的阶段性成果,相信学习或研究这方面的读者肯定会受益菲浅。现在您被称作”中国消费研究第一人,请问,您对您的现状满意吗?
杨:不满意。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讲,与西方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今后要做的还有很多。
记:杨院长在学术方面孜孜不倦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作为一个成功的学者和院长,您能说说一个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
杨:读书。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博读能扩大人的知识面,锻炼人的思维,还能修身养性,书读得多了,考虑问题,做事情自然就得心应手了。我在读本科时就读了很多的书,当然,这里是指“读活书”,同时还是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
记:那您赞成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吗?
杨:很赞成,只有走出去,才能得到实际的锻炼,才能让书本上的东西活起来。学是为了用嘛。
杨晓燕院长虚怀若谷,在谈到个人成就时,总是一句带过,她更多关心的是中国整体女性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进度。对这样一位院长,我们真诚的表示敬意。
个人简介:
学历:博士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职称:副教授
职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社会兼职:中山大学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研究员;中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理事;广东高校价值工程学会理事:广东高校市场学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主任。
主讲课程:营销管理、营销调研、消费者行为学、服务营销、营销战略管理 。
科研情况:主要研究方向是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特别是女性消费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