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20日一早,“思源”调研组便起身出发,前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以及彭湃烈士故居。在那里,调研组成员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威严红色,红宫红场流芳
一踏进红宫,满眼红色迎面而来。红宫建筑全采用红色涂漆,庄严中带点亲切,肃穆中带点生机,建筑古香古色,带领我们重温以前的革命。

红宫之“红”
讲解员富有激情的演说让我们深切体会了这一条革命道路的艰与苦,海丰红色政权建立的难与辛。红宫资料之齐全,图片之丰富,史物之齐备,使调研组成员受益匪浅。调研组成员记录资料、研究史料、照相考察,认真严谨做好调研工作。
走过曲曲折折的小径,便来到了红场。作为全世界两个红场之一,海丰红场完整地保存了当时红台、土炮等。而彭湃烈士的铜像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庄肃白色,烈士浩气永存
调研组一行乘车前往彭湃烈士故居。白色的故居中西合璧,设计简雅大方,正门对面是一幅巨大的中华儿女抗争浮雕。彭湃是中国著名烈士,其母亲周凤更是被毛泽东誉为“革命母亲”。在彭湃故居,周总理曾与彭湃在此彻夜长谈,共同商讨救国方针。

烈士故居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经过“六人农会”雕像到达得趣书室。得趣书室是彭湃同志学习研究的地方,也是“六人农会”的诞生地,被誉为中国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到处可见的“光荣之家”横联向游客诉说着这一家族的光辉岁月。
热情金色,汕尾人民好客
一路调研,我们时时刻刻感受着汕尾海丰人民的热情好客。公交车到站时,车上乘客友好提醒,司机帮忙指路;到红宫红场参观时,讲解员的关怀,工作人员充当我们的“贴身顾问”;即将结束调研时,陪同的工作人员盛情邀请我们到她家就餐……
纵然太阳毒辣,队员汗流浃背,这一切一切还是让我们感受到家的亲切舒适,这一丝温暖,是我们最为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