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自7月19日到达外海中学以来,西语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北纬二十一在学校开展了趣味英语、英语语法、高中数学入门、毽球、太极拳等等富有特色的课程,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展现了广外大的教学特色,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开设的课程中,历史、语文、地理、歌剧欣赏等人文课程中,老师们各显神通,将课堂讲授的内容与自己的特长巧妙结合,给学生们的课堂带去了欢乐,也让他们学到了知识。
历史:粤语上阵,“吹水”讲历史
在很多学生眼中很沉闷的历史课一开始就以一种特别的形式让他们耳目一新,08俄语的区弘毅用全粤语上阵,带给同学们亲切感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在课堂的互动交流。一开始,区弘毅就说“这节课我们来吹水(粤语,闲聊吹牛的意思)”,引起学生们一阵爆笑。接着,他从初中历史学什么出发,给同学们讲了历史的起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同学们介绍了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等历史学家及其著作。虽然是一个个又难记有拗口的人名、地名和著作名,区弘毅却用通俗生动的粤语、丰富的手势外加画图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文化底蕴浓厚的“吹水”,借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可谓“苦心经营的随便”;在讲台肆意飞扬的背后,实际是小老师平日的积累与认真的备课的结果。

语文:快乐互动,漫游东西方
教学生辨别恼人的错别字,08西班牙语的胡路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在黑板上写含有常错字词的词组,让一个同学来填那个经常写错的字,再让另一个同学来做出判断并改正。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大家都在座位上跃跃欲试。而当老师在台上点评的时候,大家也在欢笑中学习到了知识。接下来,数七游戏考验了一把大家的反应能力,也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讲完字词,胡路平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农历中十二个月所代表的花和花神。与此同时,平时爱好阅读有关古希腊罗马神话的胡路平也把这方面的知识带给了同学们,在讲十二月的花水仙花及其花神娥皇女英时,胡路平也给大家补充了纳西索斯和厄科的希腊传说,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地理:野外生存知多少
地理课堂上,08德语的何融没有讲高中地理必修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先给同学们上了一节野外生存课。她假设了在野外迷路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野外生存必须的条件,再提醒学生在野外应充分调用各个感官,提问如何利用嗅觉、视觉、听觉寻找水源,得到了学生们积极的回应,课堂参与度强,氛围良好。此外,她也注重对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引导,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并且鼓励学生们与自己的看法,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幅“山野帐篷选址图”,激发了学生们讨论,通过听取同班同学选址的理由,排除其他位置的理由后,学生们都得出了相对合理的搭帐篷选址方案。

歌剧欣赏:徜徉于音乐的世界中
09西班牙语的李雅珺在设计课程时,把自己在大学上的通选课的内容带到了课堂,做到了学以致用,也让文化流动起来。在第一节课上,李雅珺从介绍歌剧本身出发,向学生介绍了世界各大歌剧院、经典歌剧作品、音乐剧等等。为了让同学们对歌剧之美有感性认识,李雅珺也在课堂上播放了经典歌剧段落,比如《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卡门》中的《哈巴涅拉舞曲》以及《斗牛士之歌》等等。据很多同学反映,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歌剧,歌剧欣赏让他们知会了一些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内容,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