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日晚七时,南校区B8报告厅里盛况非凡,由我校中文学院排演的经典话剧《日出》,自五月公演以来,一直广受好评,继北校云山会堂激情重生后,旋即为南校学子首度完美呈现。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凡泉,中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云坚、党总支副书记周秀娇,中文学院教授陈咏芹、郑庆君等出席并观看了演出。

《日出》台前与幕后
此次,记者走入幕后,为大家揭开《日出》灿烂背后的故事。
总指挥台上,导演和声音控制员对剧目全程进行监督;在舞台的左右两边,舞台总监带着耳机,依照剧本,提示助手改变灯光;各位配音演员静静地候在话筒旁,轮番上前表演;工作人员不间歇地为舞台演员补妆,在后台昏暗的灯光下,配音演员和舞台演员们仍见缝插针利用表演空隙,来彼此交流对角色的看法与把握。
上下齐心,共创不朽经典
导演郑玉媛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演《日出》是因为中文学院的同学大多看过此剧本,对该剧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且为力求逼真,剧组专门邀请了专业人士来替演员们做发型、化彩妆。

专业化妆师出马
初选演员时,还特地举行了一个专场选拔会,让感兴趣的同学都能根据自我理解,自主选择试镜角色;
舞台上华丽的沙发由中文学院友情提供,来自院领导办公室;
编剧兼李石清的配音汤辰祥说,为了熟练演出,大家在寝室里请室友互相帮忙练习已成了家常便饭。
幕后的点点滴滴
在整个编排的过程中,剧组成员在辛酸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合作的喜悦,工作人员在采访中毫不保留地“泄露”同事的秘密。
“潘月亭的大肚子是演员自己在里面穿了厚厚的衣服顶起来的!”
“在第二幕与第三幕交替的几十秒里,‘陈白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幕布的包围下换好了套装!”

瞧顾八奶奶
“我演顾八奶奶演得要疯狂了!”
“即使在台下,我们也适时地引用台词打趣伙伴!‘胡四’在吃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翘起兰花指!”
反复磨合,造就默契——聆听配音演员们的心声
整出剧,配音演员的倾情演出为舞台人物注入了活的灵魂,陈白露的放荡与脆弱,李石清的狡诈刻薄,潘月亭的圆滑势力,顾八奶奶的风骚,胡四的娘娘腔,甚至是王福升的低声下气都被演绎得入木三分。

陈白露与方达生的配音
崔承君(配陈白露):刚开始,与舞台演员的口型配合有出入,但在一遍遍的不断磨合中,彼此渐入佳境;配音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释放自我、投入角色,而且还要克服声高的困难,如第三幕中陈白露的“他们玩够了没有?”“滚!滚!滚!”的那几句台词就让我多次破音。
温晓希(配顾八奶奶):在表演前,都会写一份对于角色身世的理解,以便于每次排演时更加深刻地演绎角色。
院主席“李石清”:“自编自导自演,非常自豪!”
现任中文学院学生会主席的赵继伟在剧中饰演李石清,他说,《日出》的成功主要在全体演员团结协作的精神,哪怕只是半个小时,大家也会准时到约定的场地排练,寝室同学间的相互排练更是常见。

听到次日股票见跌时的表情
赵继伟说,每次排练完后,编剧都会和导演一起对剧本进行改动,力求达到对剧本真实诠释以及舞台效果的最完美展现。本次表演的三幕是全剧经过删节和修改后的精华,希望密集的冲突带给观众思想的激荡和文化的熏陶。
赵继伟表示同学们表演的热情源于话剧本身的魅力。话剧表演本身就是一个把专业知识、美学理论和实践结合,阐释文学思想的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通过表演,不仅仅是提高了表演者的综合素质,也对其他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实中的“胡四”其实一点也不娘娘腔
由于将戏子胡四演绎得深入人心,胡四的饰演者陈陶毅不得不出面为自己“辩护”:“其实我很男生的!”

胡四与顾八奶奶打情骂俏
他坦言道:“刚开始接演带娘娘腔的胡四时,我的排斥情绪总消除不去。后来,为了能更贴近角色,我就经常主动向最初扮演胡四的演员模仿、学习,导演、老师也指导了我许多,加之胡四的配音就是我室友,这都在人物诠释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他同时提到,《日出》是一出悲剧,作为戏中一个滑稽的角色,他还必须力求把握尺度,不让喜剧的成分喧宾夺主。
方凡泉给予高度评价:“《日出》的表演出乎我意料的好!”
落幕后,方凡泉惊叹表示,“《日出》的表演出乎我意料的好!”他还提到,剧中角色李石清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那种颇具表演张力的诠释,已经达到了演员和人物的高度统一。

观看演出的方凡泉
他赞扬演员们不仅仅从剧本内涵上深入阐释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运用了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剧中人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中文学子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他还表示,此次话剧表演是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的好机会,对营造文化氛围和活跃校园文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艺术指导陈咏芹教授:“话剧是要活在舞台上的!”
《日出》的艺术指导陈咏芹教授高度肯定了同学们对人物角色的诠释、创造。他说,“话剧是要活在舞台上的”,同学们通过二度创作,成功地将文学剧本转化为舞台艺术,突出表现了中文学子高超的创作力和发展活力。
他诚恳地告诫广外学子,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多读名著,在名著的氛围里体验艺术的魅力。舞台艺术是高雅的,也是严肃的,《日出》能如此受欢迎,正说明年轻人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同。广外的学生活动应该更多的与学术、专业相结合。
“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
《日出》剧组于细微之处发挥极致,将文学文本成功二度创作为舞台文本,用完美的视听享受为大家拂去内心的阴霾,通过文学艺术的无穷魅力,令人参悟到人世变换的沧桑。表演结束,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热烈的反响感动了剧组的全体成员,不少人为这一激动的时刻流下了喜悦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