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2008是一个承载了许多梦想和期盼的年份,似乎从很久以前开始,这四个数字就和“民族”、“兴盛”、“舞台”等光鲜亮丽的名词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从那时起,她就频频见诸报端,时时参与媒体,并不停地在人们的脑海中强调了又强调,于是,2008就有了较之以往年份更为不同也更为强烈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诉求。北京奥运自然是重中之重,“水立方”、“鸟巢”从去年开始就提前为奥运旅游热身,围绕着北京奥运而进行的“无车日”、“让座日”、“无烟日”更是让奥运的烙印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细节当中。
应该说如此多的瞩目和如此多的聚焦是我们希望和渴求的,但是,当胡主席出现在煤矿的工作现场,当温总理来到受灾百姓中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并意识到,2008,民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比起北京奥运,有更多的更为直接地关系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旧是生活的主题和工作的重点。冰灾过后,如何完成艰难的重建,灾民天晴之后的生活应当如何妥善安排,春耕播种如何有序进行,是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当务之急;物价持续上涨,CPI仍旧“义无反顾”地向上狂奔,如何平抑物价,如何调控家家户户的柴米油盐事,百姓正在翘首企盼;股市震荡上扬下挫,不少股民套牢亏损,如何平稳度过股市的“发烧期”依旧是中国1.3亿股民关注的焦点;更具体一点儿讲,“许霆案”和“艳照门”所折射出来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和网络监管缺失反映了民众对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法规的呼声;2007年500万高校毕业生仍旧有100万没有就业,而2008届毕业生又即将走出校门,就业形势有增无减的严峻成为了考验政府兑现民生的挑战……
诸如此类,凡此种种,“民生”这两个字的印记并不比北京奥运逊色多少,相反它以更为平常和更为淡定的形式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之中。的确,我们有理由为北京奥运欢呼,呐喊,兴奋,激动,这是我们大家的权利,是我们的骄傲和荣誉,但是,如果过多的不顾一切地将所有的精力和生活重心冲动地放置在为期19天的奥运身上就有点不恰当了,因为2008,我们有95%的时间是“非奥运期间”,而这些期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是我们上面所讲到的“民生”。所以,2008,民生也是主角,是另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不容忽视的主角,相信,把民生的戏份演好了,2008将会是一场更为精彩绝伦的戏剧,而这场剧目的导演和编剧就是我们,生活2008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