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9日下午,著名教授论坛第70讲在南校艺术楼小剧场开讲。星海音乐学院李淇教授主讲,艺术学院院长温恒泰主持。副校长隋广军、人事处副处长谢文新、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车小真等出席。
现场下聘 李淇被聘我校客座教授
李淇教授一到场,同学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隋广军现场给他颁发了我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聘书,这也是我校艺术学院聘请的第一位客座教授。

隋广军为李淇颁发聘书(图/江演媚)
回顾历史 7首钢琴曲概括当中
李淇指出,中国钢琴近代的发展史很复杂,当晚的讲座中只能进行简单的介绍。他介绍说,《牧童短笛》是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1933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李淇表示,这首曲子写得非常好,一听就知道是中国曲调。它把西洋曲式与中国音调相结合,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李淇继续介绍道,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花鼓》,是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钢琴作品之一。五六十年代时,它常被用于钢琴教材和演奏曲目。它以鲜明的民族音调、丰富的民间歌舞锣鼓节奏及个性化的创作手法赢得了不同时期音乐工作者和听众的喜爱,并对其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还告诉大家,他自己出国演出时,也会选择这首曲子作为个人保留曲目。

李淇简单介绍近代中国钢琴作品发展史(图/陈敏怡)
《夕阳箫鼓》是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黎英海的钢琴作品。这首民族器乐曲经过修改,有多个版本。李淇谈道,“《夕阳箫鼓》这首曲子曲调非常好听,演出效果最好,是我在国外进行演出时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不少人都喜欢这首曲子”。他还说到在国外演出时的一个小插曲。在一次聚会上,他弹奏这首曲子时,优美的旋律勾起了一个华裔工程师母亲对年轻岁月的回忆,她忍不住落泪了。
大家耳熟能详的《彩云追月》也是李淇推荐的曲目之一。李淇表示,这首曲子在创作出来后,经过了某些小细节上的修改,但他弹奏的是修改前的版本,因为他本人觉得修改前的曲子弹起来更加顺手。《彩云追月》因曲调流畅、易记,也成为著名的钢琴作品。
而《火山向着韶山跑》这首儿童歌曲则是由李淇亲自改编并且收入教科书的四首歌曲之一,但遗憾的是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收入到教科书里的曲目都未曾署名。随后,李淇结合当时的国情介绍了《红灯记》和《黄河》,并说这两首都是当年参加演出时的返场曲目。
现场演绎 技巧娴熟艳惊四座
在每一次介绍完著名钢琴曲目时,李淇教授都会亲自示范一次,首先为大家演奏了《牧童短笛》,曲子从李淇手下欢快泻出,清新、流畅的线条和欢快的节奏旋律,仿佛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展示在观众眼前。

李淇倾情演奏(图/陈敏怡)
《花鼓》节奏丰富,在李淇的演绎下,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一曲终,李淇面带微笑,沉浸其中。李淇为大家演奏曲子时,钢琴演绎出传统乐器古筝的声调,把中西乐器美妙地结合起来。
广东人耳熟能详的《彩云追月》更是被李教授演绎得细致入微,淡淡的和弦衬托出浓厚的辅音,而弹奏《黄河》时的豪迈和大气的感觉又截然不同,时而温柔,时而奔放。
现场指导 肯定表演指出不足
我校师生也献上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学院06级钢琴专业学生欧珏表演《G小调前奏曲》。演奏结束时,李淇教授指出欧珏的现场演奏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两个该弹重音的地方却停顿了,而且有的地方使用的力道也不对。

李淇现场指导艺术学院学生
而对于另一位学生李俊的表演,李淇首先给予了肯定,因为这首曲目的难度偏大,他指出其中的的踏板力度和节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跳音的部分不够干脆利落。对于我校老师郑远和张婷婷的演奏,李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建议我校师生应该尽量背谱。
附李淇教授简介:
李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广东钢琴学会创办人之一,现任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并曾为《钢琴艺术》2003年10月刊的封面人物。曾任广州交响乐团钢琴独奏演员,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钢琴学会第一任会长,加拿大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主席。并曾应邀担任国内重大钢琴比赛的评委,如第四届和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钢琴比赛、第二及第三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资格赛等;
李淇曾代表中国参加第三届乔治·艾涅斯库国际钢琴大赛获第四名,并多次应邀到大学讲学,举行多场独奏会和中国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并曾在亚洲、欧洲、北美洲数十个城市与十几位中外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出多个协奏曲,其中《黄河》钢琴协奏曲的演出已逾百场。他的演奏受到听众和报刊评论的高度赞扬。
李淇热爱钢琴教学,多年来所教学生已享誉国内外,如青年钢琴家杜宁武、冼劲松、赵胤胤、李穗荣等,他们在国内外钢琴比赛多次获奖,并从此走上专业音乐道路。